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55)
期刊文章(279)
会议论文(2)
图书(2)
学位论文(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724)
地方文献 (10)
才乡教育 (2)
宗教集要 (2)
地方风物 (1)
按年份分组
2014(437)
2013(20)
2011(26)
2010(15)
2006(13)
2001(5)
1999(10)
1996(5)
1994(8)
1984(5)
按来源分组
东坡赤壁诗词(6)
温州都市报(5)
戏曲研究(3)
中国文化报(2)
重庆晚报(1)
三门峡日报(1)
抚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
中学语文教学(1)
科技日报(1)
高中生之友(1)
青春的记忆和怀念:读芳诗集《上海:带蓝色光的土地》小记
作者:谢冕  来源:星星(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芳相识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女诗人不多,她的写作很出色,引起了我的注意.此后二十余年中,我们只是偶尔见面,但谈诗的时候很少.这次她的新诗集要出版,出版方和她本人都希望我能写几句话.芳在给
诗歌的芬芳:读芳的诗集《上海:带蓝色光的土地》
作者:张闳  来源:星星(下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在上海写诗",这句短语是一个矛盾修辞.长期以来,这座城市仿佛就是柏拉图笔下"理想国"的实现,总是致力于把跟诗相关的事物排斥在外.极度膨胀的城市,使一切都变得需要精打细算,以维持快速增长所必须的利润,物质挤满了城市空间,精神和情感如同城市绿地一样急剧萎缩.
新诗史的书写与差异:以20世纪30年代草川未雨和芳的新诗
作者:龙扬志  来源: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新诗史  书写  差异  话语 
描述:新文学史的产生与20世纪30年代总结新文学成绩有关,是"书写现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写作主体的文化差异,文学史呈现出不同取向。对照两部沉寂的新诗史可以发现,如果让新文学史料重新开口说话,一个充满差异、具有活力的文学史图谱将充分展示出来。
“新学”与“王学”探析:兼与规、杨天保两先生商榷
作者:熊凯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新学  王学 
描述:学”存在差异的“新学”;一是由新经义、新字学、新学风、新学学派等四个构成,有官学、新经学、学派三种含义与“王学”完全等同的“新学”。虽然这两种“新学”概念在历史演变过程中最终被合一,但在具体的思想研究当中还是应该加以注意的。
诗人:如何与生活和解:评芳诗作《写给儿子的三十七首诗》
作者:葛红兵  来源:诗歌月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明的感伤乡愁以及这种乡愁的自我美化,乡土被描述成充盈、慷慨、生机、梦想、拯救之地;相比较而言,都市文化一直是他者,悲伤的乡愁使都市他者化,常常,它被建构和表述为匮乏、糜烂、退化、失禁的汇集地。
木秀于林的“路标”:记庐江供电公司白湖供电所副所长春杏
作者:刘俊 王莉  来源:农电管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供电公司  供电所  农村电工  白湖  国家电网公司  庐江  工作技能  工作成绩  业务水平  路标 
描述:精、荣誉最多"这是公司领导和同
我院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化工系学生春丽获5项实用新型专利
作者:暂无 来源: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我院化工系学生春丽先后申请的《化学实验室快速过滤漏斗》、《新型化学实验室蒸馏装置》等5项实用新型专利均获得专利证书,同时还获得国家奖学金资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对化工系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功
时代的宣泄和愤怒:读春林长篇小说《白虎郢都》有感
作者:张蕴华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郢都  潜规则  长篇小说  女性  宦海沉浮  乳房  乳腺癌  男人  时代  乳癌 
描述:背景下价值观的扭曲、良知的缺失、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沉沦……春林写作的目的是想“通过乳房的病变来把社会上一些如乳癌一样的生活现状反映出来。
思想与行为不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起点范畴:与志远商榷
作者:李兴建 贾文慧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  起点范畴  思想  行为 
描述:比较而言,利益,而不是思想与行为,更适合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起点范畴。
吴楚克、芳、朱金春的《中国蒙古族朝鲜族民族发展与认同研究
作者:廖智宏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蒙古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历史进程  民族认同  少数民族地区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政治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认同  民族团结 
描述:区和吉林延边朝鲜自治州民族团结历史和经验的可贵,需要专家学者从理论上总结和提高蒙古族、朝鲜族在民族区域自治历史进程中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实践经验,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