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关于《牡丹亭·蝶恋花》的一些闲事
作者:陈均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昆曲    断句  红楼梦  自述  作者  白先勇  西厢记 
描述:;作者自述"时的情景,就是那种"吾诗已成",虽神鬼亦"不能把
屯溪老街,徽州味道
作者:暂无 来源:市场周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屯溪老街  徽州  味道  地理概念  汤显祖  古村落  民俗  绩溪 
描述:汤显祖“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地方,正是徽州。徽州,中华大地一个名扬中外的文化地理概念,一个独立、卓然的民俗单元。它包括安徽的绩溪、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和现已划归江西的婺源。这里不仅有巍峨俊秀
明代戏曲版画图录:玉簪记
作者:万方  来源:书屋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戏曲  玉簪  藏书家  高濂  汤显祖  生卒年  鸿胪寺  喜剧  作家  南道 
描述:《玉簪记》为明代戏曲作家、著名藏书家高濂所撰,被誉为传统十大喜剧之一。高濂,字深甫,号瑞南道人、湖上桃花渔,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约与汤显祖、沈璟同时,曾任鸿胪寺官
陈洪绶与晚明曲家
作者:孙丹妍  来源:上海文博论丛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洪绶  孟称舜  曲家  晚明  张岱  戏曲活动  祁彪佳  上海博物馆  汤显祖  杂剧 
描述:陈洪绶以画知名,论者以为明三百年无此笔墨,书法也别具一格,自成面目。鲜为人知的是,在他的艺术生涯中,除了书画,另一种艺术形式也占了很大的比重,那就是戏曲。晚明在中国戏曲史上的成就堪与元代媲美,宋元盛行的杂剧和南戏仍在很大范围内上演,文
《中文自修》袖珍试卷(名校试卷)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作者:暂无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京剧  枣树  汤显祖  昆曲  阅读  试卷  自修  中文  梅兰芳  移步不换形 
描述:《中文自修》袖珍试卷(名校试卷)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编剧写情漫议
作者:姜华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感  精品  戏剧人物  戏剧作品  汤显祖  我国古代  代表作  文艺作品  桃花扇  戏曲创作 
描述:情品未必都是精品,精品肯定都是情品。情感,是文艺作品的要素之一,戏剧作品亦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戏剧精品就是戏剧情品——情感真挚浓烈的作品。
从随俗到雅化:明清戏曲中"集句诗"的文学史意义
作者:杨经华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戏曲  雅化  明清传奇  牡丹亭  长生殿  中国古典诗歌  明代戏曲  汤显祖  诗学  宋代 
描述:以来,集句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历代文人展示才华的诗体.
相爱的终点,是别离
作者:东海龙女  来源:今古传奇(武侠版月末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参  分离  终点  爱人  微笑  分开  汤显祖  皇帝  阴影  清减 
描述:汤显祖曾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每个人在倾心相爱的时候,都是很有勇气的。可是,再怎样不惧世俗,不畏生死的时刻,他们一定都没有想到,终有一天竟会分离。常跟一位朋友去喝茶
昆曲小剧场的探索 观《我的浣纱记:伯龙夜品》有感
作者:孙书磊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剧场戏剧  昆曲艺术  临川四  汤显祖  演出形式  江苏省  舞台  范蠡  戏剧梅花奖  探索 
描述:小剧场戏。2008年江苏省昆剧院演出的《临川四·汤显祖》已肇其端倪,而2010年国庆期间该院创作演出的《我的浣纱记——伯龙夜品》,又为昆曲小剧场的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
论《红楼梦》中的戏曲及曹雪芹的文学观念和悲剧精神
作者:高永江  来源: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悲剧精神  文学观念  西厢记  牡丹亭  中国古典戏曲  汤显祖  小说  戏剧活动 
描述:等)和文学体裁(诗、词、骚、赋等等)。全书的中心关键是专注于对传统思想家引发的思考(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和禅宗)”几百年来人们对《红楼梦》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文学样式的研究论述举不胜举,但对于戏曲的关注却不多,只有在少量的论著见其谈论,而且多是对其中的戏剧现象加以研究,最多论及戏剧在小说中的作用,缺乏对《红楼梦》作者通过戏剧所表现出的文学观念的系统论述,以及其价值与意义的充分认识,现将提出研讨感觉很有必要。 《红楼梦》中戏曲出现虽不象诗词那样多,但在一部小说作品中出现这么多的戏曲剧目和戏剧活动古往今来还是少见的。小说中一共演戏十一次,包括了家庭中的过年过节,生日聚会,打醮酬神,游玩娱乐,重大事件(如元春省亲)等等,还有小说里的人物在各种日常生活中提到看过听过的戏曲曲目,一共有三十几部戏,其中有《西厢记》、《琵琶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长生殿》等优秀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