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亭》的象征思维及其戏曲史意义
-
作者:谢雍君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象征思维 戏曲史 象征意蕴 思维方式 生存环境 象征手法 柳梦梅
-
描述:引言当我们梳理关于《牡丹亭》内涵之种种时,发现剧情中有许多不符常情常理之处。比如,杜丽娘随父母在南安生活3年,居然不知自己居住的太守府后有一大花园,而丫鬟春香偶尔一次出恭,即发现有这等一个所在(《闺塾》);再如,杜丽娘
-
试论中国古代戏曲的品评批评
-
作者:程华平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品评批评 中国古代戏曲 祁彪佳 中国古典戏曲 戏曲批评 戏曲作品 戏曲研究 作家作品 戏曲创作 汤显祖
-
描述:本文以吕天成《曲品》、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与《远山堂剧品》、高奕《新传奇品》等为主要考察对象,对戏曲品评批评的定品原则、品评批评的具体方法加以分析与总结,以揭示品评批评在我国戏曲理论批评中的独特价值
-
“临川四梦”文本传播的不均衡现象
-
作者:王省民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不均衡现象 文本传播 《牡丹亭》 戏剧创作 中国期刊网 汤显祖 艺术成就
-
描述:临川四梦代表了汤显祖戏剧的艺术成就,它们共同构成了汤显祖戏剧创作中宏伟的梦剧结构,我们应该将临川四梦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不能够割裂开来。但是,在其传播中却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这值得我们大家去深思
-
《牡丹亭》中杜宝的角色分析
-
作者:魏淑珠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角色分析 杜丽娘 柳梦梅 戏曲研究 意志自由 李全 情与理 理性
-
描述:徐朔方在他校注的《牡丹亭》前言中说杜宝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所谓正派人物,但又认为汤显祖把他写得正派只是为了用来揭发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还说,虽然杜宝勤政爱民、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并且视女儿为掌上明珠
-
江西弋阳腔真的“调绝”了吗?
-
作者:苏子裕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弋阳腔 高腔 江西 青阳腔 汤显祖 乐平 明万历 戏曲研究 戏曲声腔 明代
-
描述:变为乐平腔、徽州腔、青阳腔。由于文中没有明确地讲弋阳之调绝发生在什么地方,故而使后世研究者产
-
赴美参加昆曲《牡丹亭》学术研讨会的经历
-
作者:吴新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国际学术研讨会 昆曲 汤显祖 白先勇 洛杉矶 加州大学 柏克 时代内涵 大剧院
-
描述:曲的时代内涵与文化展示,柏克莱加州大学开会的时间是在9月14日至17日,洛杉矶加州大学是在9月25日至28日。柏克莱加
-
“汤海若批评”曲本考
-
作者:朱万曙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批评内容 评点本 异梦 戏曲研究 评点者 陈继儒 戏曲家 上海图书馆 眉批
-
描述:明代刊刻的署名汤显祖批评的曲本有十种以上。这些评点本因为汤显祖的戏曲家身份,后世一些相关的论著常常对此有所讨论。但是,这些曲本哪些是有价值的本子?哪些是书商抄袭的本子?汤评的真实性
-
试论《西楼记》的典型意义
-
作者:王安庭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典型意义 袁于令 评注 牡丹亭 种曲 吴江派 戏曲研究 汤显祖 艺术倾向 明末清初
-
描述:明末袁于令的《西楼记》传奇,描写苏州才子于鹃与西楼妓女穆素徽的爱情婚姻故事。该剧写成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稍后被毛晋汲古阁编刻的《绣刻演剧》第四套收入,《绣刻演剧》六套出齐
-
从头说起:我和戏曲研究
-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戏曲研究 戏曲资料 中国戏曲文化 培养兴趣 徐朔方 汤沈之争 戏曲史 戏曲艺术 吴江派
-
描述:陶有很大的关系。
-
勇破窠臼 力创新说:徐朔方先生与戏曲研究
-
作者:徐宏图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徐朔方 戏曲研究 金元杂剧 中国戏曲 创新说 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 发表论文 五十年代 研究领域
-
描述:京参加中国剧协召开的《琵琶记》讨论会,由此引起人们的关注,成为戏曲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半个世纪以来,徐先生在金元杂剧、明清传奇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