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053)
报纸(621)
学位论文(165)
图书(142)
会议论文(3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010)
文化溯源 (2)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4(359)
2013(425)
2012(482)
2011(484)
2009(430)
2008(373)
2005(246)
1996(218)
1982(76)
1979(36)
按来源分组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
观察与思考(4)
商情(3)
中华书局(2)
金融经济(2)
长白学刊(2)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1)
青年与社会(上)(1)
中国医疗保险(1)
中国农村金融(1)
王安石的“三自”精神
作者:冯光 饶国宾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自主  自重  自强 
描述:王安石的诗文和人生实践活动,表现出强烈的“三自”精神;在道德修养上,重视“自修自养”的自主精神;在人格上,坚持“在上不骄,在下不谄”的自重精神;在人生实践上,践行“欲与稷契遐相命”的自强精神。王安石
欧阳修和王安石的交谊
作者:顾永新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交谊  宋代 
描述:欧阳修和王安石的交谊
略论王安石的性情命论
作者:井泽耕一 李寅生  来源: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性情命论  性善论  性恶论 
描述:性情命论是中国哲学史上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宋代的王安石以一位政治家、思想家的视点,对性情命论做了一番深入的考察。王安石的观点较为独特,对中国古代的一些传统哲学思想提出了个人的深刻见解。这种观点在后世
欧阳修和王安石的经学特色
作者:乐文华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经学 
描述:经学的突出代表,欧阳修和王安石的经学不仅是宋学阵营内部与理学相抗衡的一大派别,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王安石人品小论
作者:张尚英  来源: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人品  历史人物 
描述:─同情下层百姓等几个方面,以期能凸显“一世伟人”的人格魅力。
王安石《秃山》诗新解
作者:王劲  来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秃山诗  意境 
描述:《秃山》是王安石诗作中立意、表现手法奇特的一首。关于它的写作时间历代注家均忽略 ,关于它的主题思想以往学者亦认为是一首寓言体的政治讽刺诗。笔者的考辨认为 ,此诗为王安石做鄞县知县时所作 ,是一首写实
王安石对教育的改革及其历史作用
作者:朱凤祥  来源: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改革  历史作用 
描述:王安石在教育方面的改革是其变法的主要内容之一 ,他在科举制度和学校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都作了一些有益的改革尝试 ,他的教育思想、人才思想 ,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虽然由于当时的种种原因
王安石改革理论述论
作者:隋淑芬  来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改革理论  体系 
描述:改革理论的建树 ,成为中国古代改革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安石后期诗风转变的原因
作者:方建斌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诗风  佛禅 
描述:王安石后期诗歌内容以山水禅诗为主,风格也变得雅丽精绝,悠然旷逸。造成其诗风转变的原因,除了罢相之后远离权力争斗中心,心情自然趋于平静外,王安石生性旷达,漠视功名的胸怀和他晚年学佛参禅,也是重要原因。
王安石的经济法律思想
作者:田莉姝 周海燕  来源: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法律思想  法制史 
描述:本文结合北宋时期的经济、政治背景,对王安石的经济法律思想进行了概括,并对其法制实践进行了辨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