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76)
报纸(629)
学位论文(173)
图书(150)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247)
地方文献 (8)
宗教集要 (4)
文化溯源 (2)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1(492)
2010(493)
2006(320)
2004(220)
2002(228)
1996(220)
1979(38)
1956(7)
1954(2)
1934(14)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72)
历史教学(17)
史学集刊(8)
辽海出版社(4)
中华书局(2)
小学生导刊(中年级)(2)
今日中国出版社(2)
清华周刊(2)
山西古籍出版社(1)
中国医疗保险(1)
北宋河患与治河
作者:刘菊湘  来源:宁夏社会科学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王朝  黄河北  积贫积弱  经济重心南移  社会形势  王安石  文献通考  公元  大名府  黄河流域 
描述: 北宋一朝,河患最烈,167年的历史,河决河溢的年份就有73个,河道四次迁徒,形成了有史以来的二股河。黄河对北宋一代的历史进程有着深刻影响,河患加重了积贫积弱的社会形势,强化了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北宋的体制之争
作者:胡安全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司马光  士大夫  宋朝  北宋中期  忧患意识  汉唐  文明体制  北方游牧民族  危机 
描述:一、汉唐帝国的危机与宋人的忧患意识纵观宋朝历史,我们可以感觉到从君臣到一般士大夫的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意识根源于汉唐帝国的全面危机。这些危机主要有三点:一是贵族分立势力的猖獗;二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强盛;三是汉文化的衰落。它们使宋朝君臣士大夫产生了烦燥、忧虑、恐惧甚至没落的情绪。
北宋时期的传记文学
作者:韩兆琦  来源:云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欧阳修  墓志铭  传记文学  北宋时期  苏轼  神道碑  司马光  范仲淹  庆历新政 
描述:的只有四篇。王安石写了墓志铭、墓表、神道碑等一百一十五篇,行状三篇,以“传”标题的一篇没有。南宋吕
北宋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
作者:陈植锷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经术  北宋文化  政事  后汉书  唐文化  知识分子  文吏  儒家 
描述:创造者——知识分子的知识结构有关。据《后汉书》记载,汉代选官以四科辟士,考试的办法是“诸生试家
北宋党争与文学
作者:程千帆 周勋初 巩本栋  来源:文献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党争  新旧党争  王安石  黄庭坚  文学创作  北宋中期  文学思想  欧阳修  苏轼  范仲淹 
描述:北宋党争的时间延续之长,卷入的人数之多,斗争的复杂激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其影响亦及于北宋社会和文化的各个层面。本文主要从党争的角度,对北宋一代文学进行考察。
北宋“冗官”的历史教训
作者:黄永杰  来源:中国行政管理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制度  北宋政权  宋太祖  王安石  中央集权  地方官吏  宋徽宗  授官  宋会要辑稿  进士科 
描述:北宋“冗官”的历史教训黄永杰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强盛转为衰弱的历史时期。吏治腐败是宋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而“冗官”便是吏治腐败的主要表现之一。宋太祖赵匡胤自建立北宋政权伊始,就建起庞大臃肿的官僚统治
北宋“冗兵”析
作者:王育济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时期  唐宋之际  冗兵  征兵制  土地占有  人身依附关系  兵农合一  军队  王安石  厢军 
描述:兵制被“兵农分离”的暮兵制所取代的必然结果。透过北宋“冗兵”问题的种种现象,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北宋的吏治改革
作者:张肃璠  来源: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吏治改革  王安石  范仲淹  北宋时期  北宋中期  大地主阶级  社会改革  官僚机构  历史经验  社会危机 
描述:我国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范仲淹、王安石先后都进行了社会改革。他们在革新吏治、清除政治积弊方面的尝试,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历史经验。今天,认真探讨一下北宋时期的吏治改革,仍有一定现实意义。
北宋中期词的变化
作者:邓乔彬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中期  雅俗结合  新旧党争  士大夫  对立面  王安石  黄庭坚  俗词 
描述:雅俗结合。词人所作,兼备雅俗,王安石、黄庭坚、秦观等人都有不少俗词。
北宋文坛的举荐风气
作者:鲁先圣  来源:思维与智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北宋时期  王安石  宋代文化  文坛领袖  陈先生  苏轼  陈寅恪  中国文化史  当代学术 
描述:陈寅恪在谈到宋代文化时曾经这样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宋之世。陈先生的这个说法,已经是当代学术界的共识。宋朝一转唐朝的恢宏气象,收敛锋芒,静心修为,开启了一个与唐朝截然不同的文化盛世,造就了中国文化史上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