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五读学诗法”教学——《梅花》教学设计与评析
作者:李俊 向芸 曾祥芹  来源:小学教学设计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梅花》  诗法  教学目标  语文“新课标”  咏梅诗  思想感情  王安石  非智力因素  阅读教学 
描述:“五读学诗法”教学——《梅花》教学设计与评析
语文教学应是学生潜在能力释放之源:对当前语文“有效”教学
作者:樊春妮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潜在能力  培养学生  语文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  语文学习  释放  思考  教学目标  学与思 
描述:的强烈愿望的教学。综观当前的语文教学,总是感觉与课改前没有多大的
教学应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的探讨
作者:李弘  来源: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物理教学  “三动模式” 
描述:"三动模式"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提出来的,它的宗旨是要让我们的教学回归教学的本原、教学的本质,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在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方法。本人
以科研促教学:元明清文学教学和改革刍议
作者:邹自振  来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明清文学  文学史  红楼梦  科研促教学  汤显祖  作品思想内容  戏剧  清代小说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 
描述:不教,授学生以治学的方法元明清文学是一个十分宽广的领域,要了解它,是很不容易的。但由于教学的需要,又不得不思考有关的问
在历史教学中怎样运用启发式谈话
作者:吴雁南  来源:新史学通讯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中央集权制  匈奴人  青苗法  历史教学  免役法  启发式  对外战争  政治  武帝 
描述: 启发式谈话是教师向学生提出足以鼓舞学生思维的问题,使学生自觉地、深思熟虑地按照教师所指示的方法去探求问题的实质或结论,并作出回答。它是历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启发式谈话经常被利用来解释历史上
教学应是双主体活动
作者:暂无 来源:国内外教育文摘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教学应是双主体活动
议论文写作思路教学浅说
作者:徐友舜  来源:安徽教育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路教学  议论文写作  尊师  滞涩  对题  设疑提问  疑问词  写作教学  陆九渊  设疑能力 
描述:在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中,学生面对题目,常感思路滞涩,无从谈起。究其原因,患在无疑——提不出问题来。南宋教育家陆九渊说得好:“为学患无疑,疑则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问题律是思维的第一重要的规律,即是说
中学生物学教学也应是两条腿走路
作者:刘汉兴  来源:生物学通报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生物学教学  生物教学  生物教师  教学观点  教材  培养学生  生产实际  生产劳动  植物学  动物学 
描述:生产为綱的主导思想下,取消了植物学、动物学,而改編成
《牡丹亭·游园》语文教学探析
作者:李欢  来源:艺海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语文教学  中国古典戏曲  《大学语文》  中国古典艺术  文学作品  戏曲语言  教学目标 
描述:人将它作为教学研究的重点
谈比较法在古典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李孝堂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典文学教学  比较法  《三国演义》  诸葛亮借东风  《三国志》  《史记》  杜丽娘  封建礼教  《牡丹亭》  《西厢记》 
描述:木牛流马。而《三国志》却不是这样。《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评价诸葛亮时说:“……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后人则根据陈寿的话说诸葛亮“长于政而不长于军”,说他主要是一位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