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过镇江游金山寺
作者:胡迎建  来源:岷峨诗稿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镇江  镇江  金山  金山  早结  早结  中流  中流  江东  江东  古代  古代  世纪  世纪 
描述:过镇江游金山寺
再论古代南昌城的变迁与发展
作者:彭适凡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昌县  南昌地区  太湖  《太平寰宇记》  豫章郡  《滕王阁序》  原始居民  《水经注》  郦道元  灌婴 
描述:再论古代南昌城的变迁与发展彭适凡南昌,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南古城,又是一座有着光荣革命斗争传统的英雄城市。对于这一地区的先秦历史状况,有关古文献里基本不曾提及;对于汉以后南昌城的变迁与发展,文献
古代戏曲选本中的《牡丹亭》改编
作者:赵天为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选本  戏曲选本  牡丹亭  牡丹亭  改编  改编 
描述:戏曲选本所反映的主要是《牡丹亭》折子戏的改动情况,戏曲演员凭借着多年积累的经验,对原本进行加工提炼。他们删除繁文赘曲,添改曲文人物,增饰宾白科浑,添注身段表演、穿关道具,调整行当角色,使这些单折凝聚起丰富的表演技巧,提升到更高的艺术境界,使《牡丹亭》在不断的自我完善中,永葆艺术的青春。
我国古代德智思想概观
作者:钱广荣  来源: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我国古代  孟子  代表人物  尊德性  朱熹  老子注  陆象山  概观  良知良能  思想 
描述:弼说得最明白:“德者得也,常得而无丧,利而无害,故以德为名焉”。(《老子注》)(二)指“物性”,即物的“德性”,与“天道”相对应。古人有种看法,认为宇
谈我国古代游记的地名考证
作者:张金福  来源:中国地名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游记  地名考证  《游褒禅山记》  九疑山  王安石  五台山  水经注  黄鹤楼  游记散文  文献语言 
描述:谈我国古代游记的地名考证
我国古代书院及教学特色简介
作者:张连军  来源: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书院  书院教学  教学特色  陆九渊  吕祖谦  白鹿洞书院  王守仁  自由讨论  自学为主  鹅湖之会 
描述: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论述了我国古代书院的设置梗概及书院在教学方面的主要特色,以便我们批判地继承书院教学中的有益的东西,做到古为今用
自然、雕琢与锤炼:古代文论学习札记
作者:江午  来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  论学习  王安石  《与兄平原书》  “自然”  刘熙载  自然美  陶渊明  《归园田居·其一》  审美趣味 
描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绩满眼。’”可见当时之审美趣味。其后,历代许多文论家都标举自然美。如南朝梁钟嵘在其《诗品·序》中慨叹当时文坛“自然英旨,罕值其人”,唐司空图在其诗论《二十四诗品》中专列“自然”一品,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与友人谈及自己的创作体会时言道:“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清人的诗话、词话中,对“自然”的标榜更是俯拾即是,如“自然古雅有风神”、“(诗)尤贵自然”、“字句要刻画而自然”、“词以自然为尚……古人名句如‘梅子黄时雨’、‘云破月来花弄影’,不外自然而已”等等。
欧阳修、曾巩论墓志铭——古代传记理论研究之一
作者:俞樟华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欧阳修、曾巩论墓志铭——古代传记理论研究之一
古代宁波籍著名作家小识(一)
作者:一文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宋词人  吴文英  梦窗词  王应麟  元代文学  戴表元  居士  音律  考证  掌故 
描述:,一字曾伯。宋末成淳进士,入无任信州教授。有《剡源戴先生文集》留世。袁桷,字伯长,元代文学家。大德初,荐为翰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古代爱情戏艺苑巡礼
作者:沈尧  来源:人民戏剧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戏  爱情生活  杜丽娘  汤显祖  我国古代  封建婚姻制度  文艺作品  四人帮  思想感情  人民群众 
描述:我国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