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754)
期刊文章(4801)
会议论文(91)
学位论文(16)
图书(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568)
地方文献 (40)
地方风物 (31)
非遗保护 (19)
宗教集要 (6)
文化溯源 (5)
才乡教育 (5)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5543)
2008(273)
2007(247)
2005(204)
2001(167)
1998(108)
1996(116)
1995(127)
1992(69)
1988(122)
按来源分组
中国企业报(13)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8)
环境杂志(5)
经济师(5)
人大建设(5)
生产力研究(2)
工友(2)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
商场现代化(1)
领导科学论坛(1)
《世医得方》灸法浅议
作者:张佳丽 刘密 刘金芝 常小荣 陈选 刘昭 李赛  来源:福建中医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危亦林  《世医得方》  灸法 
描述:白。全书共计19卷,
谈《周礼》中的地图
作者:姚顺滨  来源:地图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专题地图  我国古代  周礼  战国时期  西周时期  地图学史  社会制度  土地  记载  发展 
描述:《周礼》是一部成书于战国时期、叙述西周社会制度和典章文物的书,同时,也是一部记载我国古代地图的著名史料,研究它对探讨我国地图学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从四个方面讨论《周礼》中所述的地图
对北宋历史教材中几个问题的理解
作者:刘占文  来源:历史教学 年份:196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时期  中央集权  王安石变法  分裂割据  发展  大地主  农民  农业生产  赵匡胤  宋太祖 
描述:,谣传辽兵入境,赵匡胤奉命率军出征,军行到陈桥驿,他发动了兵变,军士们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高呼“万岁”,拥戴他为皇帝(史称“陈桥兵变”),接着他回师开封,夺取了帝位,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赵匡胤的庙号是太祖)。在此后十多年里,宋朝先后灭掉了许多独立割据的国家,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晚唐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狂”析
作者:万仕同  来源:前线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相对稳定性  历史现象  不同对象  不同意见  改革者  王安石  改革分配制度  语言  发展  领导 
描述:语言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本来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但由于不同对象的“妙用”,同一个词的含义又会产生较大的差异。比如“狂”,原意主要是狂妄,可有些人总是千方百计地“引申”、“发展”之。你勤于思考,敢于提不
科利登:立志成为全球最大的ATE公司
作者:胡芃  来源:中国集成电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半导体产业  测试  集成电路设计  中国市场  设备公司  中国公司  记者  发展  全球  上海 
描述:China 2004期间,记者访问了科利登中国公司总经理Steve Chen和科利登公司产品部经理Thoms M.Trexler以下是访谈内容。
关于春联的由来
作者:暂无 来源:初中生必读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联  对联  桃符  联作  发展  书写  悬挂  民间  除夕  王安石 
描述: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语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
在大不同中寻找到相通:参与新编赣剧《临川四梦》所认识到的
作者:暂无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认识  当代大学生  新编  发展  时代背景  中国戏曲  现代文字  汤显祖  故事 
描述:记得第一次听到"赣剧"的时候,意识上并没有把它和京剧、越剧、黄梅戏等一切的中国戏曲区分,在绝大多数80后的概念里那些都只是能把一段话唱上老半天的怪调,对于一切都在以快节奏发展
论《珠玉词》及晏珠的心理结构
作者:万斌生  来源:文艺理论家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论《珠玉词》及晏珠的心理结构
绝妙的心理描写——《牡丹亭·惊梦》片断欣赏
作者:许金榜  来源:戏剧界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绝妙的心理描写——《牡丹亭·惊梦》片断欣赏
心理芭蕾的成功尝试:解读芭蕾舞剧《牡丹亭》
作者:袁禾  来源: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芭蕾舞  芭蕾舞  心理芭蕾  心理芭蕾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中央芭蕾舞团的芭蕾舞剧《牡丹亭》以新的诠释和展现着经典名剧,引起了学业界的众说纷纭,无论从文本到音乐以及编排都存在着争议。但是该剧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国首部心理芭蕾剧,其缜密的艺术构思、严谨的戏剧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