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益尧:成功是一种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厚积薄发的过程
-
作者:李晓文 来源:大众文化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0后出生的王益尧和普普通通的孩子一样,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升学过程,直至本科毕业。他说他参加工作是在22岁,说到此处,笔者感慨自己今年正巧也是22岁,王益尧开怀大笑起来。
-
一种新型的活动边缘—张性会聚边缘
-
作者:暂无 来源:四川地质科技情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一种新型的活动边缘—张性会聚边缘
-
本色当行:一种美学观念的思考:兼评王健武教授美术教育四十年
-
作者:郭德茂 来源:新疆艺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本色当行 美学观念 十年回顾 质的规定性 兼评 “诗画本一律” 装饰性 《牡丹亭》 教授
-
描述:本色当行:一种美学观念的思考:兼评王健武教授美术教育四十年
-
一种有利于铀成矿的构造变形基底──相山盆地基底变质岩构造变
-
作者:魏祥荣 来源:铀矿地质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基底 构造变形 铀成矿
-
描述:本文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构造分析方法,阐述了相山矿田基底变质岩的构造变形特征,认为这种变形基底为铀成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背景条件。
-
现代与古典的对话:新版《牡丹亭》的一种语法及几种演法
-
作者:赵莱静 蔡正仁 梁谷音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浪漫主义 柳梦梅 主创人员 汤显祖 昆剧 现实主义 《惊梦》 《游园惊梦》
-
描述:你们来自剧团,我们来自编辑部,虽然岗位不同,但
-
似是一种失败的心理(就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主题与刘乃
-
作者:段国超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北宋王朝 大地主阶级 宋神宗 赤壁怀古 苏轼 政治主张 政治势力 贵族
-
描述:。看了刘乃昌同志《横槊
-
一种新的花岗岩侵位机制-活动张性剪切带中的侵入作用
-
作者:D.H.W.Hutton 张志强 来源:地质地球化学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奥长环斑花岗岩 侵位机制 剪切带 岩席 侵入作用 张性 对冲断层 侵入体 格陵兰 片岩
-
描述:侵位这种简单的观点仍不能说明许多花岗岩的侵住体制。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发现的火成岩侵位机制。作者在暴露充分的南格陵兰元古宙大陆地壳中观测到,奥长环斑花岗岩是作为大规模的岩席沿着韧性引张剪切带侵入
-
一种想思 两处闲愁──比较分析晏几道的《临江仙》与李清照的
-
作者:冷艳丽 来源: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晏几道 比较分析 临江仙 《醉花阴》 抒情主人公形象 相思之情 婉约词 南宋前期 女性身份
-
描述:一种想思两处闲愁──比较分析晏几道的《临江仙》与李清照的《醉花阴》冷艳丽生活在北宋初年的词人晏几道与生活在南宋前期的李清照,都属于婉约派词人,也都是写情高手.他们的词抒情细腻真挚,手法独特.但同写
-
走近学术生成的社会知识背景——王安石学术渊源考中的一种转向
-
作者:杨天保 徐规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学 学术渊源 交游考 思想互证 知识背景
-
描述:以往学者考察王安石的学术渊源,大体有“个体师承说”和“群体传授说”两种结论。从方法论上讲,依赖“人物交游考”和思想“互证”式的研究来求得以上两种结论,都有其局限性。而调换研究的思维角度,走近“王学”生成的社会知识背景,当不失为一次有意义的尝试。
-
一种题材 两朵奇葩——王安石、萨都刺词作比析
-
作者:杨同庚 来源: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六朝古都《桂枝香·登临送目》 《满江红·金陵怀古》 创新 规律
-
描述:金陵怀古是我国古代文学创作的传统题材之一,隋唐以降佳作极多,《桂枝香·登临送目》与《满江红·金陵怀古》便是其中的两朵奇葩。通过对王安石、萨都刺这两篇名作的对比赏析,探析了六朝怀古诗词创新的某些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