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论言对抚州采茶戏腔调、唱词、韵白的影响
作者:黄建荣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采茶戏  采茶戏  腔调  腔调  抚州  抚州  方言  方言  唱词  唱词  韵白  韵白  地方戏曲  地方戏曲  戏曲界  戏曲界 
描述:方言的运用是地方戏曲的重要特点之一,但这一运用对地方戏的腔调、唱词、韵白到底有多大的影响,目前戏曲界的专题研究还不多见。本文拟以抚州采茶戏为例,对此作一简要论述。
简述李膺及其雍正本《乐安县志》
作者:徐艳磊  来源: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安县志  乐安县志  雍正年间  雍正年间 
描述:,内容上注重史料和考证。《乐安县志》具有重要的史学、文献和思想价值,为后世志书编纂和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就《两宋苏州经济考略》致健先生
作者:吴松弟  来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州经济  《宋史·地理志》  《元丰九域志》  中国移民史  年平均增长率  《建康集》  考略  《太平寰宇记》  人口增长率  人口密度 
描述:就《两宋苏州经济考略》致健先生
临川言和唐宋诗词格律对应举偶
作者:黄建荣 陈志云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方言  方言  临川方言  临川方言  语音  语音  唐宋诗词格律  唐宋诗词格律 
描述:临川方言保留了唐宋时期语音的许多特点,素有"中古汉语活化石"的美誉。文章从言和古代诗歌的内在联系入手,在粗略介绍临川方言形成和语音特征的基础上,以唐宋诗词为例,考察和比照出临川方言语音与唐宋诗词中
古九州位在泰沂山系一带:九州考
作者:温玉春  来源: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九州  《周礼》派  《河图》派  泰沂山系一带 
描述:时期由于疆土扩大和对历史的遗忘而误读《河图》派九州说之产物。
危亦林《世医得效》骨伤科学术内容探讨
作者:刘晓庄 杨卓寅  来源:江西中医药杂志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世医得效  骨伤科  学术研究 
描述:根据《世医得效》有关内容,结合临床阐述了危亦林骨伤科整复、麻醉、手术、用药方面的学术内容和成就。
谈熊鼎成治偏头痛的应用经验
作者:罗慎铭  来源:广东中医 年份:195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谈熊鼎成治偏头痛的应用经验
心性的意义:评蔡鹿著《宋明理学心性论》
作者:张茂泽  来源:中华文化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性论  宋明理学  鹿  中国哲学  心性之学  道德理性  体用  人的主体性  思想渊源  陆九渊 
描述:方面的代表性著作。该书将宋明理学心性论分为四个阶段,即北宋(邵雍、张载、二程)、南宋(胡宏、张、陆九渊、朱熹、杨简、功利学派的批评)、元代(许衡、刘因、吴澄)和明代(陈献章、湛若水、王守仁、罗钦顺、王廷相、吴廷翰、李贽、刘宗周)。每一阶段各立一章,对宋明理学心性论的思想渊源、异同特征、历史演变进行了客观如实的论述。结论和附录,则是对全书主要观点的归纳概括和必要补充。该书诚为中国大陆第一部系统地、全面地研究宋明理学心性思想的力作。中国哲学人学意味很浓,心性问题,是中国哲学带普遍性的问题。各家各派都不回避,儒家则更加强调和重视。由于心性论专门讨论人的主体性、人的本质,涉及到人从自然人到社会人,从生理本能到理性智慧,从自在到自觉、自主、自由的发展问题,涉及到人从抽象的个体的小我进展到包涵今人类利益在内的具体的大我的问题,所...
于鲁髹彩“文犀照水”墨
作者:傅秉全  来源:紫禁城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墨家  明代  安徽  博物馆  著名  故事  李商隐  故宫  王安石  传世 
描述:于鲁,安徽歙系人,明代萬曆年间的著名製墨家,与同代製墨家程君房齐名。于鲁所製之墨,有“超潘驾李”之誉.其所制的髹彩墨,更是前无古人,在传世于鲁的墨品中,亦甚为少见.故宫博物馆
读夏承焘先生《贺回年谱》札记十一则
作者:李维新  来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札记  王安石  史料  东山  金陵  熙宁    补遗  东京  学界 
描述:夏承焘先生所著《贺回年谱》(以下称“夏谱”),初成于一九三六年六月,重订于一九五四年十一月。该谱史料博赅、论证谨严,是词学界公认的一篇力作。然而在字斟句酌地反复阅读此谱时,笔者也产生了一些意见。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