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52)
报纸(163)
图书(13)
会议论文(7)
学位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27)
地方文献 (96)
文化溯源 (4)
地方风物 (3)
红色文化 (3)
非遗保护 (3)
宗教集要 (3)
按年份分组
2012(52)
2009(33)
2005(23)
2001(20)
1998(28)
1995(27)
1986(16)
1984(14)
1983(19)
1982(15)
按来源分组
语文月刊(10)
人民音乐出版社(8)
阅读与写作(5)
公关世界(2)
文艺理论研究(1)
江南诗词(1)
保定晚报(1)
人民文学出版社(1)
海南出版社(1)
柳州师专学报(1)
一波三折 跌宕起伏——试析《游褒禅山记》的曲笔
作者:余云叶  来源:中国职工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游记  曲笔  艺术形象  试析  托物言志  说理文  由浅入深  寻幽访胜 
描述:来开笔,指出“华山”原是“花山”之谬,让人耳目一新。接着,从前洞写到后洞“其见愈奇”时,按理下文
诗的“散文”新辩——当前新诗发展趋向之弊谈
作者:梁锦茂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  新诗发展  散文诗  自由体  散文化  王安石  内容与形式  诗歌艺术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描述: 一首先,“诗歌的‘散文’”的提法,根本就不符合诗歌本身这一最为凝炼的文学形式。所谓“凝炼”,这里指的即是诗歌的内容,也是诗歌的表达形式。正如《诗词例话》中说道:“《诗人玉屑》卷六里面提到王安石
为了,我们相聚在“白云黄鹤”的地方——本刊2004年全国
作者:王嘉秀 高朗  来源: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中国  通联站长  杂志社 
描述:8月21日至23日,《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杂志社在湖北武汉滨湖宾馆召开全国通联站长座谈会,来自29个省(市、区)的通联站长齐聚荆楚大地,共话杂志发展。湖北银监局副局长支德勤到会祝贺,银监会合作部综合处副处长殷有祥出席会议并讲话,杂志社领导带领部分员工以及湖北银监局合作处、信合办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牡丹亭》二度创作赏鉴——沪、台、三地《牡丹亭》演出之比较
作者:费泳  来源:东方艺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度创作  杜丽娘  汤显祖  舞台  演员表演  昆曲艺术  中国昆剧  牡丹亭  观众  柳梦梅 
描述:《牡丹亭》已流传四百余年了,是昆剧中最有代表性的剧目。自明代万历年间至今,几乎成了中国昆剧的发展缩影。杜丽娘这个“天下第一有情人”的艺术形象,不但给了传统社会的男女青年以极大的精神慰藉,即使在今天也依然感人至深。在世纪之交,人们给予这部名剧的关注超出了
公关思维与公关之:以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公关为例
作者:邱清  来源:青年记者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白先勇  公关活动  昆曲  汤显祖  制作  演出  公共关系  公关策略  管理系统 
描述:白先勇制作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问世以来获得了很大成功,其公关策略可谓功不可没。
晏殊詠花詞審特徵試析
作者:趙桂芬  来源:臺南科大學報(人文管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詠花詞  詠花詞  珠玉詞  珠玉詞  詠物  詠物  聯章體  聯章體 
描述:表徵,探討其藝術創作的審趨尚,進而確立晏殊詠花詞在詠物詞發展史上的意義與價值。
儿童文学应是最神圣的文学——《童话论》序
作者:黄瑞云  来源:荆沙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儿童文学应是最神圣的文学——《童话论》序
温情表达与阳刚之--解读王英琦的《看社戏》
作者:吴周文  来源: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戏》  王英琦  阳刚之  解读  温情  《商州三录》  《秦腔》  茅盾文学奖 
描述:写,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宋克草书《杜子壮游诗》
作者:暂无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草书      汪道昆  周亮工  中期  复归 
描述:宋克此卷自明清及今,迭经诸家收藏,可谓凿凿可考。在明早中期时,即入商辂之手,有其长跋可证。明中期为汪道昆所得,首尾皆钤有其藏印。清初为周亮工藏,清乾、嘉时入阮元之手。骑缝皆钤其“雷塘庵主”小印。
小论古典诗词的色彩--诗歌鉴赏新视野
作者:汝伟斌  来源:学周刊:A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色彩  诗歌鉴赏  古典诗词  “绿”  表达效果  江南春  王安石  色彩感 
描述:王安石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起初诗人把它同“到、过、人、满”等词作过比较,经过反复推敲才定为“绿”。原因就在于“绿”是反映色彩的,具有色彩,能使读者产生联想,在读者心中唤起一片江南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