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夸力
-
作者:乔叶 丁丁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东坡 宋代文人 佛印 禅师 金山寺 故事 灵机
-
描述:先说一则老故事:宋代文人苏东坡在杭州就职期间,没事就去金山寺找佛印禅师闲聊。说是闲聊,总免不了要分个高下。每次切磋苏东坡老是感觉让佛印禅师占尽上风。因此一有机会就百般用心,想让佛印下不了台
-
善于倾听 善于欣赏
-
作者:郑姝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欣赏 王安石 明月 诗人 故事 家乡
-
描述:前不久,看到一则关于王安石的故事:北宋时候,一位家居南方的诗人写了两句诗: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王安石看了这两句诗后,心想:明月怎么能叫呢?黄犬也不能睡在花心里啊。于是提笔把它改成:
-
招生体制不应是人人皆输游戏
-
作者:赵汀阳 来源:中国教育导刊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招生体制 游戏 纳什均衡 社会博弈 故事 博弈论 双赢
-
描述:经常听说双赢的故事,虽然事实上未必有那么多。纳什之后的博弈论家告诉我们说,由于人们足够理性,因此社会博弈多半都是达到不悲不喜的纳什均衡,一个平庸的结果。尽管如此,双赢的故事还是鼓舞人心,它至少表达
-
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
-
作者:余显斌 来源:社区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人笔记 古代文人 王安石 小动物 故事 记载 风雅
-
描述:这是宋人笔记中记载的一个故事:王安石不修边幅,所以,身上卫生就不太好,衣缝中就寄养了些小动物,跳蚤啊虱子啊什么的。好在,这是古代文人的风雅之事。也无人大惊小怪。否则。就不会有个成语叫“扪虱而谈”了。
-
古“信”是人不是物
-
作者:刘绍义 来源:科海故事博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 信 是人不是物》 故事 文学 刘绍义
-
描述:在我国古代,“信”字是人不是物。“信”不是信件信函的意思,而是指送信的人。这里的送信人既包括递交函件和传递消息的人,也包括外交使臣。
-
为一只虱子求情
-
作者:余显斌 来源:学生天地(初中)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人笔记 古代文人 王安石 小动物 故事 记载 风雅
-
描述:之事。
-
关于欧阳修讽刺晏殊的诗
-
作者:陈珏人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5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话 欧阳修 晏殊 讽刺 笔记本 故事
-
描述:有一则在许多笔记本和诗话中再三重复过的故事:
-
临川才子,革命英豪[傅烈]
-
作者:梅宏 来源:学习与宣传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烈士 烈士 生平事迹 生平事迹 中国 中国
-
描述:临川才子,革命英豪[傅烈]
-
黄丕烈版本学思想辨析(上)
-
作者:严佐之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版本学家 藏书家 黄丕烈 王烈 宋版书 收藏 思想 乾嘉时期 文献资料 古书
-
描述:倒。甚至有据洪氏所论,进而批判他“和那些‘宋椠元椠,见而即
-
黄丕烈版本学思想辨析(下)
-
作者:严佐之 来源:图书馆杂志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版本学家 版本研究 版本源流 黄丕烈 图书版本 辨析 王烈 思想 题跋 古书
-
描述:“读未见书”黄丕烈在书跋中曾多次提到自己“性喜读未见书”,喜从“未见书”中“赏奇析疑”。他还以“读未见书”名其斋,治其印。可见他对“未见书”的喜爱和重视。所谓“未见书”,自然是黄丕烈不曾见过的书,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