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浓缩出精华:黄文锡谈新编赣剧《临川四梦》剧本
-
作者:黄文锡 张霞客 来源:大江周刊(焦点)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临川四梦 汤显祖 汤显祖 精华 精华 南柯记 南柯记 新编 新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浓缩 浓缩 观众 观众 中国戏剧 中国戏剧 剧目 剧目
-
描述:南昌大学为了纪念汤显祖诞辰460周年,这次特别推出了新编赣剧《临川四梦》,当我接受剧本改编任务时,深感责任重大。汤显祖自创作《临川四梦》以来,"四梦"一直都是按照四个不同剧目来演的,而把《紫钗记
-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考释:与夏写时教授商榷
-
作者:蒋星煜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 教授 考释 庭院 戏剧文学 《牡丹亭》 表演艺术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问世以来,多历年所,一直被文学艺术界极度推崇,无论从戏剧文学或表演艺术的范畴考察,都成了最辉煌的经典。尤其《惊梦》一出,演唱十分频繁,超过其他任何单出。自从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
-
浅析青春版《牡丹亭》英译字幕特点和方法:李林德教授译本
-
作者:徐卿卿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字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译本 教授 李林 英译
-
描述:考虑句子的长度,掌控好时间,否则观众来不及消化,对剧情了解会产生阻隔。其次昆曲的唱词多为诗歌韵文,语言多用古语,并含有大量的成语典故,因此译者需有中国诗词和古文的修养,以及中国典故知识的掌握,是对其综合能力的考量。
-
本色当行:一种美学观念的思考:兼评王健武教授美术教育四十年
-
作者:郭德茂 来源:新疆艺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术教育 本色当行 美学观念 十年回顾 质的规定性 兼评 “诗画本一律” 装饰性 《牡丹亭》 教授
-
描述:本色当行:一种美学观念的思考:兼评王健武教授美术教育四十年
-
岸遥生白发 波尽露青山--访著名法学家李浩培教授
-
作者:刘俍 来源:法学杂志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际法学 国际私法 法学家 法律顾问 法学体系 研究工作 中国共产党 外交部 教授 新气象
-
描述:一位这样的老学者。八月的一天,我来到北京朝阳区一幢普通的宿舍楼里,访问了这位著名的国际法专家。李浩培先生见我到来,笑着起身相迎。他已是七十八岁高龄,但仍然精神矍烁,步履稳健。据说,他过去一直坚持全天上班办公,直
-
用蛇药治牛皮癣──记古城医院皮肤科教授陈文焕
-
作者:暂无 来源:医药与保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皮肤科 皮癣 蛇药 治牛 古城 中药炮制 教授 皮肤病 神经功能 七情内伤
-
描述:用蛇药治牛皮癣──记古城医院皮肤科教授陈文焕西安古城医院皮肤专科名医陈文焕教授,1951年毕业于西北医学院,从事皮肤病临床40余年。他在挖掘整理和运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选用陕州交界奏巴山区的腹蛇
-
创建自主品牌不应是单一模式--从名记者与名教授之争说起
-
作者:张伯顺 来源:汽车工业研究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主品牌 自主创新 中国汽车产业 教授 名记者 单一模式 汽车产业发展 馒头 自主开发 创新成果
-
描述:“谬论”。
-
沉痛悼念张铭让教授——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院长陈武勇在追
-
作者:暂无 来源:西部皮革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沉痛悼念 学院院长 致悼词 追悼会 四川大学 中国皮革工业协会科技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四川省 教授 武勇
-
描述: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深切哀悼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轻工行业具有极高声誉的著名皮革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我校“214人才”岗位第一层次人选、博士生导师张铭
-
王烈教授治疗小儿肺系常见病证的用方选要
-
作者:夏光欣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肺系常见病证 小儿 教授 王烈 治疗 临床研究 肺系病证 药物剂量 用药经验
-
描述:王烈教授毕生致力于小儿肺系病证的临床研究,其谓: “小儿之肺属娇嫩之脏,有易伤损的不足,临床见证较多, 但以热、咳、喘、哮、痰5种病症较多”。笔者有幸跟随王 老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儿科肺系病证用药
-
缅怀阿语教育先辈 推进阿语学科建设——在北大刘麟瑞教授九
-
作者:朱威烈 来源:回族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科建设 诞辰纪念 阿拉伯语 阿拉伯国家 教育 学术精神 北大 教授 中国穆斯林 先辈
-
描述:了一位北大回族教授的生平与风采,为新中国的阿语教育史增添了一份珍贵的人物文献。在今天这样一个神圣的场合,我想就缅怀阿语教育前辈的时代意义和进一步发扬他们的学术精神,推进中国阿语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讲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