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及启示
-
作者:吕朝龑 焦喜荣 来源: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 改革 人才
-
描述:王安石以“人才”为中心的教育改革 ,其出发点是对冗、庸、懦、奸、奢、贪的宋代官吏的疾愤 ,其核心是重视教育以培养“通经致用之人才”的理念 ,其策略是对人才“教之、养之、取之、任之”之道的全方位思考
-
汤显祖与书院
-
作者:李科友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书院 教育
-
描述:本文从一个侧面反映汤显祖所受书院教育的熏陶,鲠直不阿,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和品德。
-
总要有人看到我们在这里:升庵中学校长周鸣烈访谈
-
作者:夏昆 来源:读写月报(新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校长 学生 教育
-
描述:我觉得学生个个都可爱,对任何学生都恨不起来。我抱着这样的情感做教育,也清楚地看到这样教育的成果。
-
从“王安石变法”探寻北宋教育改革的轨迹
-
作者:师克谦 来源:兰台世界(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教育 改革
-
描述:王安石变法,即“熙丰新政”,是王安石对北宋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教育等社会诸多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深远的改革.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王安石变法”前后北宋教育的不同之处,来重点探寻北宋时期教育改革的轨迹.
-
通识教育应是全人教育:与陈跃红教授商榷
-
作者:马晓春 来源:探索与争鸣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 大学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 全人教育 全人教育 批判思维 批判思维 专业教育 专业教育
-
描述:通识教育,既是一种大学的理念或者大学观,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的目的乃是全人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它与专业教育并行不悖。通识教育理应成为贯穿现代人一生的教育。
-
地理教育应是观念教育:地理思想、观念在地理素质教育中的重要
-
作者:诸世文 来源:重庆教育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理教育 观念教育 地理思想 素质教育 中学 教育目标
-
描述:地理教育应是观念教育:地理思想、观念在地理素质教育中的重要
-
班主任应是生命教育的领航者:走向释放个体焦虑的生命教育
-
作者:朱曼雯 来源:吉林教育(高教)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教育 班主任 焦虑 个体 当代中学生 矛盾冲突 学习 中这
-
描述:当代中学生除了要面对学习的重压,还必须面对身心生长高峰带来的种种矛盾冲突,因此常常会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作为班主任,正确引导孩子走出人生中这一艰难而困惑的时期责无旁贷。
-
潘跃玲、熊和平:生命教育应是关于如何体验生命的教育
-
作者:暂无 来源:中小学德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教育观念 道德教育 心理教育 技术教育 集体主义 青少年 身体
-
描述:潘跃玲、熊和平在《教育导刊》2012年第8期撰文指出,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对生命教育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如片面地将生命教育理解为道德教育、心理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或者生命技术教育等。生命是建立在
-
《牡丹亭》与明清女伶
-
作者:谢拥军 来源:励耘学刊(文学卷)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女伶 女伶 明清 明清 表演特色 表演特色 教育 教育
-
描述:《牡丹亭》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也接受了社会教育、人生教育和情感教育。
-
李觏的妇女观
-
作者:王菊梅 宋秀珍 来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妇女观 妇女观 亲情 亲情 同情 同情 教育 教育
-
描述:北宋中期著名思想家李觏的妇女观的形成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对母亲、妻子及女儿充满亲情;对下层劳动妇女深切同情;对上层妇女,认为她们应该受教。李觏妇女观的形成受制于他所处历史时代及社会地位,有其积极可取的地方,也有其落后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