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的梅岭
-
作者:徐怀谦 来源:中文自修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海上丝绸之路” 文化 古驿道 苏东坡 文天祥 戚继光 汤显祖
-
描述:谁也没有想到,在这条古驿道上,除了活跃着大批商贾的身影之外,还走来了一个个被贬岭南的官员……我是嗅着历史深处透出的一缕梅花香,循着苏东坡、文天祥、戚继光、汤显祖等人的足迹,谛听着驿道上马蹄声来到这里的。
-
论两个“梦”意象构成的浪漫剧及其象征追求——《牡丹亭》与《
-
作者:骆蔓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梦”意象 “梦”意象 情结 情结 原型 原型 人文主义意绪 人文主义意绪
-
描述:为情结化象征追求。《仲夏夜之梦》中写“梦”则是目的 ,是以原型化象征对生命活力作张扬、生存和谐作表现。《牡丹亭》的戏剧结构是从梦幻转向现实 ,以致太现实人性化 ;《仲夏夜之梦》的戏剧结构是从现实转向
-
《周礼》玉器类名物词与周代玉文化
-
作者:李润桃 来源:安阳工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玉器 名物词 文化
-
描述:《周礼》玉器类名物词主要包括玉器名称、玉器不同部位和文饰名称以及饰玉器物名称等三大类。这些名物词与周代的典章制度关系密切,不仅反映了周代高超的琢玉工艺和等级森严的用玉制度,而且折射出周代玉文化由审美
-
美国塞氏《牡丹亭》:观念挪移与文化阐释错位
-
作者:廖奔 来源:文艺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话剧 话剧 艺术评论 艺术评论 牡丹亭 牡丹亭 美国 美国
-
描述:美国塞氏《牡丹亭》:观念挪移与文化阐释错位
-
戏曲信息传播的多样化:对《牡丹亭》传播形式的文化考察
-
作者:王省民 来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传播形式 传播形式 汤显祖 汤显祖 戏曲文化 戏曲文化
-
描述:从有关资料看,<牡丹亭>的传播形式丰富多彩,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媒介对这一名剧进行传播,使其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本文通过对这些传播形式的梳理来全面地考察<牡丹亭>的传播情况
-
点铁成金:汤显祖《牡丹亭》传奇的改写策略及其文化意蕴
-
作者:暂无 来源:政大中文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改写 至情理想 个性意识
-
描述:点铁成金:汤显祖《牡丹亭》传奇的改写策略及其文化意蕴
-
舞剧《丽娘》创作感思
-
作者:肖燕英 来源: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舞剧脚本 立意 象征性空间
-
描述:案,分别从舞剧脚本的立意搭建,舞剧的象征性空间两方面展开分析,为文学剧本改编舞剧创作提供几点思考。
-
亭外的旁白-看北方昆曲剧院新排《牡丹亭》
-
作者:陈朗 来源:人民戏剧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林黛玉 昆曲 薛宝钗 大观园 汤显祖 曲词 旁白 杜丽娘 演出
-
描述:林黛玉不大喜欢戏文,其戏剧知识难与薛宝钗相比,在进入大观园之前,她应还未读过《牡丹亭》。但她却凭一双耳朵,能够辨别、体会从梨香院风送过来的曲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并深受感动,案头书与场上曲
-
从《西厢记》、《牡丹亭》看《桃花扇》中爱情主题的发展
-
作者:秦文兮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花扇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主题 侯李爱情 爱情故事 兴亡之感 侯方域 孔尚任 汤显祖
-
描述: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汤显祖的《牡丹亭》的主题是写爱情,这几乎是众所公认的。孔尚任的《桃花扇》也写爱情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贯串于全剧,但它的主题是不是写爱情呢?恐怕很难肯定的回答。作者在《试一出·先声
-
大师与历律——《周礼》乐官与先秦乐文化源流考述
-
作者:张国安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师 乐律 历律 文化
-
描述:乐官与史官同源,中国古代的律学是历律学而不是单纯的乐律学。后世文献所载"以律正历"、"以律协历"之传说,乃中华农耕文明发源期之农业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实践"的历史投影,具有原始巫术和"天学宗教"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