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8156)
报纸(824)
学位论文(256)
图书(154)
会议论文(7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9360)
地方文献 (48)
才乡教育 (28)
宗教集要 (12)
地方风物 (9)
非遗保护 (4)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4(532)
2012(567)
2010(569)
2007(417)
2006(386)
2005(287)
2004(259)
2001(241)
1998(213)
1985(140)
按来源分组
其它(357)
江西社会科学(59)
河北学刊(21)
财经研究(5)
求实(4)
益阳师专学报(2)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
中州大学学报(1)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1)
杭州文博(1)
陆九渊和谐思想新探
作者:朱同炳  来源:荆楚学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即理”  和谐思想  社会实践  价值 
描述:“心即理”是陆九渊哲学中最重要的命题,也是陆九渊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和谐思想贯穿于其在荆门军知军任上的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损上益下”政策的实施。800多年来,陆九渊的和谐思想理论及其实践产
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
作者:金春峰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哲学  陆象山  朱熹思想  心即理  道德本心  意识系统  天地生物之心  本体  “本心”  意识状态 
描述: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金春峰陆象山哲学思想是心学思想。和王阳明一样,其哲学的基本命师题是“心即理”。朱熹讲“性即理”,不讲“心即理”,故学术界常认为朱陆为理学中两大对立的学派。“朱陆异同”一直是学术界
李翱思想批判
作者:杨荣国  来源:哲学研究 年份:195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翱  感性与理性  中庸  思想影响  人之道  圣人之性  陆象山  宋儒  唯心  思想体系 
描述:也”。又韩愈曾说:“愈之所志于古者,不惟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而李翱亦这样说“:吾所以不协于时而学古文者,悦古人之行也;悦古人之行者,爱古人之道也”。可见他两人不仅关系很深,而且韩愈给予
陆象山的礼乐思想
作者:章军华 李小兰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陆象山  本心  本心  易简  易简  礼乐  礼乐  德教化  德教化 
描述:南宋礼乐有述仁义、宣扬德教化的思想 ,其复古周礼乐的意识与强烈的复古思想倾向成为社会主流 ,陆象山的礼乐思想继承孔孟礼乐仁义德化传统 ,其“易简”与“本心”学术论点是从荀子礼乐论述中演绎而来
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
作者:金春峰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与哲学史)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朱熹思想之与陆象山
刘壎的古文思想
作者:刘建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文坛  刘壎  古文思想 
描述:宋元之交的江西文坛,出现了两股文学风潮:一是刘辰翁的奇险,二是谢枋得的悲壮。刘壎在此基础上批判吸收,提出了自己的古文思想:文章应该出于自然,反对刻意仿古,也反对刻意求新;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重视文章
虞集的史学思想
作者:周少川  来源:史学史研究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史学思想 
描述:、广稽、求实
陆九渊道德修养思想略论
作者:饶小敏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道德修养  修养的基础与前提  原则与方法  最终目标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他针对来嘉的“道问学”,鲜明地提出以“尊德性”为中心,以“学为人”为目的的道德修养思想。现就陆九渊的道德修养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深化
《周礼》中的市场管理思想
作者:王文武  来源:商业经济论坛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周礼》中的市场管理思想
论李觏的唯物论思想
作者:王步贵  来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唯物论  《洛书》  《河图》  阴阳二气  唯物主义  李觏  象数学  世俗迷信  认识论  《周易》 
描述:论李觏的唯物论思想王步贵李觏(1009—1059),字泰伯,江西沪溪县人,生于宋贞宗大中祥符二年,卒于宋仁宗嘉佑四年。他是北宋前期第一个有独到见解的思想家。李觏一生不仕,以教书讲学为业,人称直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