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理与伦理: 一种历史的阶段性诠释
-
作者:李建华 陈芬 来源: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阶段性 情感方式 以理节情 “心” 道德生活 情理关系 董仲舒 伦理 道德理性 陆九渊
-
描述:情理与伦理:一种历史的阶段性诠释中南工业大学李建华陈芬情理关系始终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争论的主题之一。就其基本思想倾向而论,历来就是重“理”轻“情”。尽管有人倡导“情理合一”的情感方式,但施之于道德
-
角色扮演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好方法
-
作者:侯玉琴 来源:天津护理杂志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角色扮演 寓教于乐 护生 教学方法 综合能力 综合考试 教学效果 护理教学质量 语言交流 沟通技巧
-
描述: 我三中心护校自93—94年度,按总校规定对护生出科及毕业考试,试行综合考试的方法。一年多的实践,我们体会到:综合考试确实是对护生智力和操作技能的综合能力的审查,也是对教学效果的验证,
-
刘恒:幸福是一种自我感受
-
作者:赵大年 来源:纪实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我感受 张大民 刘恒 艺术典型 蘸水笔 幸福 冠军 北京作家 写作 刘绍棠
-
描述:儿,就会明白,不敢拚搏,怎能取名冠军呢?
-
评序文写作中的一种庸俗化倾向
-
作者:孙彦杰 来源:应用写作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庸俗化倾向 写作 阅读理解 读者 略读指导 作者 叶圣陶 典籍 性质 王应麟
-
描述:量的标准;然后阅读全书,就不会茫无头绪。"苏联学者波瓦尔宁也从同样的角度对序文的性质、作用做了阐述:"许多读者根本不看序言,认为它
-
刘绍贵: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
-
作者:王国祥 来源:中老年健康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生活态度 硕士研究生导师 养生 湖南中医学院 科主任 学术带头人 中医药人才 中医药学术
-
描述:他的人生态度,内省、学习是他的理想追求。
-
她追求的是真善美的艺术-记抚州采茶戏著名演员易兰英
-
作者:方家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她追求的是真善美的艺术-记抚州采茶戏著名演员易兰英
-
从自我的无视到八性的追求:《西厢记》与《牡丹亭》梦境对比
-
作者:陈心哲 来源: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梦境 梦境 人性 人性
-
描述:《西厢记》和《牡丹亭》各有一出关于梦境的描写,《西厢记》之草桥惊梦更多揭示的是人们对于自我的一种无视与无奈,而《牡丹亭》之游园惊梦则更多揭示了人们对于人性解放的追求与梦想。
-
王仁杰:坚守传统文化 追求戏曲本体
-
作者:高志娟 来源:戏剧丛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戏曲创作 梨园戏 本体 中国戏曲 改革创新 地方戏剧 心理人格 传承保护 牡丹亭
-
描述:子》,昆曲《琵琶行》、《牡丹亭》、《西厢
-
从自我的无视到人性的追求-《西厢记》与《牡丹亭》梦境对比
-
作者:李晓琳 来源: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梦境 人性
-
描述:从自我的无视到人性的追求-《西厢记》与《牡丹亭》梦境对比
-
有意求新,无形规范:谈计镇华表演艺术的追求
-
作者:沈斌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人物形象 艺术形象 表现手段 莎士比亚悲剧 塑造人物 重人物 《牡丹亭》 观察生活 艺术生涯
-
描述:业地投入,孜孜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