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282)
报纸(622)
学位论文(168)
图书(142)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234)
宗教集要 (10)
文化溯源 (2)
地方文献 (2)
按年份分组
2013(434)
2011(502)
2010(489)
2009(437)
2006(326)
2004(212)
2001(218)
2000(147)
1993(114)
1984(112)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7)
抚州师专学报(68)
成才之路(7)
青春岁月(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4)
内蒙古电大学刊(2)
科技致富向导(1)
中国医疗保险(1)
科学之友(B版)(1)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
苏轼,豪放、婉约两擅其长
作者:暂无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豪放词  词学史  婉约词  王安石  范仲淹  抗衡者  婉约派  柳永  词体 
描述:真正可称豪放词的,恐怕不到十分之一,不过它在词学史上却有着深远的意义。
张方平与苏轼的契心之交
作者:杨胜宽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方平  苏轼  王安石  苏洵  苏辙  文集  《乐全集》  苏氏  张氏  神宗 
描述:修写了一封推荐信。自此以后,苏氏父子与张方平开始了漫长而亲密的交往。
意蕴深沉 哲思横生——苏轼《赤壁赋》导读
作者:郭坚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赤壁  宋神宗  作者  王安石  消极思想  人生  月亮  物我  黄州 
描述:》亦称《前赤壁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
苏轼:何当血肉身,安得常强健
作者:窦国祥  来源:祝您健康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养生长寿  唐宋八大家  北宋文学  王安石  翰林学士  学识渊博  书画家  惠州  黄州 
描述:一二,供诸君品味。
苏轼诗词中的咏月艺术
作者:邱红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中秋诗  中秋月  诗词  宋神宗  熙宁  人生  词作  王安石  密州 
描述:提起苏轼的中秋诗词,大家最易记起的是那首向来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因反对王安石新法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的美学意义
作者:张启善  来源: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台诗案”  美学意义  苏轼  寒食  黄州  美学主张  王安石  北宋 
描述:苏轼
解读苏轼的两次制科考试
作者:周云容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制科  考试  宋仁宗  宋代  进士科  翰林学士  欧阳修  王安石  选拔 
描述:参加制科考试,而且均入三等,这在宋代是极为特殊的。透过苏轼两次参加制科考试的特殊经历,我们将对宋代的制科考试有更
历经磨难的超脱者:从宦海沉浮中看苏轼
作者:杨明清  来源: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宦海沉浮  人生境界  乌台诗案  人生意义  文人创作  中国文人  苏辙  王安石  徐行 
描述:华横溢,仕途坦荡 嘉佑元年,21岁的苏轼与弟苏辙随父亲到达汴京。
略谈苏轼和韵诗的思想意义
作者:陈遇春  来源:青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韵诗  思想意义  政治理想  儒家思想  王安石  天道自然  唯物主义  北宋王朝  现实生活 
描述:一。其中除一般的应
苏轼的政治思想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作者:匡扶  来源:甘肃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政治思想  王安石  范仲淹  白居易  庆历新政  北宋时期  司马光  改革主张  御用文人 
描述:至于谈到他的政治思想时,一般总是带着惋惜的口吻,归结于“保守”两个字。逮至“四人帮”御用文人们的笔下,虽然也不得不对他艺术上的成就稍予肯定,却在政治上把他“打翻在地,又踏上一只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