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谈:教师应是"入师"与"经师"的合一
-
作者:林毓泉 来源:四川教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杂谈:教师应是"入师"与"经师"的合一
-
师恩重如山——痛悼刘麟瑞教授
-
作者:朱威烈 来源:阿拉伯世界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阿拉伯语 阿拉伯世界 《古兰经》 伊斯兰文明 诞辰纪念 伊斯兰文化研究 词典 北大 中国伊斯兰教 五六十年代
-
描述:个小时,他的音容笑貌,都还历历在目。刘先生比我早受聘为约旦皇家伊斯兰文明研究院的通讯院士,当他知道我7月初要去开
-
师?鼎铭文通释译论
-
作者:王慎行 来源:求是学刊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太师 通释 译论 师氏 尔雅 《周礼 《说文》 皇考 李学勤 初文
-
描述:研究。 《师■鼎》一器诸家虽曾涉及,但未对全铭作笺注和考证。兹不揣谫陋,试作通释译论,以就正于读者。 一通释 铭十九行,行十字,合文六字,共一百九十六字,今释之如次: 唯王八把正月,展才(在)丁卯
-
中小学班主任应是学生心理保健师
-
作者:卞佩峰 来源:班主任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中小学班主任应是学生心理保健师
-
胡耀邦:刘绍棠的终身之师
-
作者:杨建民 来源:湘潮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耀邦 刘绍棠 乡土文学作家 文学创作 生平事迹
-
描述:胡耀邦:刘绍棠的终身之师
-
艾南英的师古与反骈
-
作者:于景祥 来源:文艺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骈文 古文家 师古 欧阳修 六朝 陈子龙 韩愈 批判 路径问题 辨析
-
描述:由此上溯到秦、汉散体古文,反对前后"七子"直接取法秦、汉古文的主张,又对取法六朝骈文的倾向和路径予以否定和批判。另一方面,他还从体制上对骈文和散体古文进行辨析,大力推尊古文,极力批判、否定骈文,在骈文批评方面既有贡献,又带有明显的偏见。
-
科学思想应是思想史的基础——关于思想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
作者:邢兆良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科学技术哲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学思想 思想史 研究
-
描述:本文提出 ,应以科学思想为基础重新构造思想史的逻辑框架 ,因为科学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它涉及人和自然、人和人相互关系的最基本的问题 ,科学是文化的基础 ,所以科学思想应是社会思想体系构架的基础 ,应是思想史的基础。
-
科学思想应是思想史的基础--关于思想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
作者:邢兆良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学思想 思想史 研究
-
描述:本文提出,应以科学思想为基础重新构造思想史的逻辑框架,因为科学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涉及人和自然、人和人相互关系的最基本的问题,科学是文化的基础,所以科学思想应是社会思想体系构架的基础,应是思想史的基础.
-
《周礼》会计史料再探
-
作者:李孝林 来源:重庆商学院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会计 史料 研究
-
描述:《周礼》会计史料再探
-
研治古代文史的必备入门书籍:读黄永年先生著《古文献学四讲》
-
作者:辛德勇 来源:书品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文献学 研究 书评
-
描述:在现代社会中,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具备某些必备的基础知识。从事中国古代文史方面的研究,则首先需要对于古代文献具有相应的了解。道理很简单,历史已经远去,我们只能主要依靠古代文献的记载,尽可能地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