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安石实学教育思想述评
-
作者:黄书光 来源:殷都学刊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实学教育思想 熙宁 地方官学 述评 诗赋 职事 律学 范仲淹 科举考试
-
描述:法令,知其所缓急,而一切能使民以修其职事者甚少,而不才敬简贪鄙之人,至不可胜数。”所以他认为,人才问题是执政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提出了一整套的人才理论。
-
王安石教育思想浅探
-
作者:程德林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思想 我国古代 教育改革 新人才 教育理论 北宋 批判地继承 教育史 政治改革
-
描述:理论。为了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丰富的教育遗产,为了全面研究王安石整个的思想体系,王安石的教育思想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面。笔者试图在这方面作一粗略的探讨。
-
李觏教育思想简论
-
作者:朱盛昌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思想 庆历兴学 重视教育 培养人才 兴办学校 学校教育 加强教育 科举改革 科举考试 受教育
-
描述:也宣告失败,州县之学也只留下空名,科举改革也全部作罢了。庆历兴学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兴办学校,改革科举,把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的思想,比当时国家只管科举考试,不管教育的现象是一个进步。李觏的教育
-
王安石教育思想三题
-
作者:宁裕光 胡福星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验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思想 教育改革 哲学观 教育家 我国古代 思想家 人才 政治家 古代教育史
-
描述:育思想是他的哲学观的反映。王安石的哲学观突出了一个“变”字。
-
论彭端淑的教育思想
-
作者:徐敦忠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思想 王安石 司马光 雍正朝 四川 乾隆 书院 袁枢 李焘 望族
-
描述:马光、袁枢相为表里。 彭端淑出身丹棱望族。先世宋时曾为御史。祖父彭万昆曾为简州(今简阳)判官,后擢都督佥事,父彭珣为清雍正朝贡士。彭端淑幼而颖异,十岁能文,弱冠后益潜心于学,力追
-
吕祖谦的教育思想
-
作者:牛梦琪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吕祖谦 教育思想 陆九渊 朱熹 学生 主要活动 受教育者 武义县 学习 科举考试
-
描述:右朝散郎,而他本人年方十一岁时,就“以祖恩致仕,补将仕郎”。但因年幼,未正式袭职。他后来是通过科举考试而步入宦海的。
-
吴澄教育思想初探
-
作者:胡青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澄 朱熹 经术 黄百家 理学家 科举制 国子监 江西 五经 许衡
-
描述:朱熹高弟)诸人可及也。”吴澄的哲学思想已有人研究,但对其教育思想似还无专文论述。
-
胡瑗教育思想探微
-
作者:吴节义 来源: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思想 范仲淹 教育实践 教育目的 明体达用 “经世致用” 胡瑗 学校教育 教化 王安石
-
描述:非常儿也.”胡瑷家境贫寒,生活窘迫,但求学之心未尝或息,与孙复、石介同学,北往泰山,发愤攻读,常终夜不寝,且十年不归,得家书见有“平安”二字,即投入涧中不复展阅.景佑元年(公元1024年),以经学教授于吴中,次年,被范仲淹聘请于苏州郡学教学.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任保宁节度推官,同时兼任湖州州学教授.由于讲授得法,教学效果卓著,他的学生“自远而至,太学不能容,取旁官署以为学舍”“出其门者,无虑数千人”.据欧阳修说.“礼部贡举,岁所得士,先生弟子十常居四五,其高弟者,知名当时,或取甲科居显位”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胡瑷60岁,任光禄寺丞,国子监直讲,天章阁侍讲,太常博士.胡瑷告老还乡时,太学诸生与朝廷贤士大夫送之东门,执弟子礼,时以为荣,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胡瑷卒于杭州.
-
论王安石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
作者:吴云生 来源: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思想 哲学基础 唯物主义 政治改革 人性观 教育目的 唯心主义 受教育 政治家
-
描述: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
王安石人才教育思想述评
-
作者:朱锦江 来源:教育通讯周刊 年份:194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人才教育思想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