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九)
作者:王延学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阅读  故事  文字  句子  新式设备  父母  中考语文  枣核  模拟试题 
描述:~~
诗人苦吟多
作者:李知军  来源:中学生百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创作态度  苦吟诗人  杜荀鹤  做学问  杜甫  故事  悬梁  晏几道  执著  结果 
描述:古人做学问,可谓呕心沥血,出现了不少头悬梁锥刺股、萤窗雪案的故事。另有一些苦吟诗人,他们的创作态度更是一丝不苟、如痴如醉。杜甫有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著,杜荀鹤也有“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时”活到老
橘化枳的启示——管窥当代中国画
作者:张健伟  来源:国画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  周礼  变化  现象  当代中国  南方  国画  必然 
描述:会导致事物不同程度的变化。由此,使我们联想到由于中国画在当代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迁,所以,中国画也不同程度地、有形无形地进行着现代嬗变。如果对这种嬗变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不甚清晰,缺乏足够的认识,那么,当代中国画画家的追求和探索就会陷入盲目,就会失去价值和意义。
“雾里看花”与“光风霁月”
作者:张晓玲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莎士比亚  戏剧意象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再现性  故事  时序变化  女主人公  戏剧冲突 
描述:“雾里看花”与“光风霁月”
远方
作者:朱忆昳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雁  队形  阳台  地望  黄鹤  眼睛  清醒  故事  消息  倒叙 
描述:站在阳台上,抬头望天,大雁南去,忽然间想起黄鹤一去不复返这句诗句,大雁不断地变化着队形,渐行渐远。而我,却看见了一张脸,那是我的祖母。我呆呆地望着那天光云影,半天才转身回屋,我想让自己清醒一下,因为祖母早已在一年前去世
囍字的由来
作者:柯桂泉  来源:老友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家庄  对联  来源  上联  赶考  故事  应试  主考  面试 
描述:提到囍字的来源,有这样一则故事。王安石进京赶考,路过王家庄,庄主正以对联的形式择婿。上联是走马灯,蹬走马,灯熄马停步。由于时间紧急,王安石看过对联便匆匆进京应试去了。凭着满腹才学,王安石很快便以优异
继续睡,继续睡
作者:青丝  来源:视野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枕头  杜牧  韩愈  故事  明人  小吏  主人 
描述:记》中也说了个嗜睡的故事。一个小吏前去拜访一位乡
别样目光中的历史中国:读《龙的故乡·中华帝国》
作者:李东  来源:乡音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华帝国  宋元时期  历史资料  故乡  世界历史  故事  博物馆  王安石  宋朝  生活 
描述:给每
趣谈中药里的“药名戏”
作者:暂无 来源:中医药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药名称  汤显祖  牡丹亭  蒲松龄  马兜铃  故事  大戟  朱丹溪  戏剧艺术  药物性能 
描述:份潜入百姓之间,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一日,汤显祖患病,慕名到邻县婺州义乌求医朱丹溪,并在朱丹溪书案中看到由中药名称组成的一段故事。“在牡丹亭边,常山红娘子,貌若天仙,巧遇推车郎于芍药亭畔,在牡丹花下
书中事
作者:暂无 来源:发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亚历山大  地球  花生种子  周长  故事  书院  江西  毛笔  使用方法 
描述:少年王安石寻求生花笔江西抚州的王安石少有大志,曾挑着书箱行李,从家乡临川,来到宜黄鹿岗芗林书院求学。在名师杜子野先生指导下,他勤奋苦读,每至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