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刊落一切表皮,呈显物的晶莹真境——戏剧内蕴分析
-
作者:段昆仑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创作 剧作家 艺术创作 观众 《牡丹亭》 作品 传统剧目 创作实践 学习 青年作者
-
描述:于老凤声”,希望你们既要善于向前人学习,又要勇于创新,超过前人,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摘自吉林省文化厅副厅长董伟在青年作者戏剧创作讲习班上的讲话
-
梦的诗学:因情成梦,因梦成戏:汤显祖戏剧理论的心理学阐释
-
作者:胡玉萍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梦” “情” 《牡丹亭》 杜丽娘 《邯郸梦》 心理学 戏剧创作 《南柯梦》 潜意识
-
描述:样式使“情”、“梦”这种沉浮于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体验外化为可视、可感的艺术形象.在“情”、“梦”、“戏”这三者的关系中,人的心理现象中超现实的“梦”是一种中介、桥梁,它既是创作内容,又是戏剧创作
-
庄稼地里升起的一颗“土星”:记戏剧艺术家刘文卿
-
作者:郭凤岐 来源:天津史志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庄稼地里升起的一颗“土星”:记戏剧艺术家刘文卿
-
忽闻歌古调 偏惊物候新——汤显祖戏剧创作理论与审美意识探因
-
作者:龚国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戏剧 审美意识 “四梦” 创作理论 《牡丹亭》 海盐腔 传奇体制 俗文化 《紫钗记》 江西
-
描述:忽闻歌古调偏惊物候新———汤显祖戏剧创作理论与审美意识探因□龚国光在明代剧坛上,汤显祖像一颗璀璨明亮的星辰划破晚明社会的天空,给人以激荡、遐想、沉思与启迪,“临川四梦”的问世,犹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吹
-
颖异不群,遐清高厉(汤显祖戏剧理论评略)
-
作者:刘彦君 来源: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颖异不群,遐清高厉(汤显祖戏剧理论评略)
-
论李渔的为人、剧作和戏剧观——兼与沈尧、刘克澄等同志商榷
-
作者:詹慕陶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戏剧观 闲情偶寄 戏剧艺术 清王朝 统治者 汤显祖 民族意识 世界观 道学
-
描述:好,并用来侑酒佐客。他是很不讲求读书人的气节的”。对于李渔的剧作,论者虽不否认其前期作品“在具体描写中,尚不无可取的片断”,但总的认为“他在‘十种曲’的创作中,经历了一条从美化士大夫的风流韵事,到宣传封建道学,再到力图把风流与道学结合起来的创作道路;也就是走了一条从‘帮闲’到‘帮忙’结合起来的道路”。对于李渔的戏曲理论,这些同志虽也肯定了他在某些技巧问题的论述上具有一定的贡献,但认为这些“都还是第二位的问题。第一位的问题应该是剧作家对
-
女性双形象 辉耀东西方--戏剧人物杜丽娘与朱丽叶之比较
-
作者:黄江玲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戏剧人物 《罗密欧与朱丽叶》 《牡丹亭》 汤显祖 东西方 莎士比亚 个性解放 爱情 封建礼教
-
描述:女性双形象 辉耀东西方--戏剧人物杜丽娘与朱丽叶之比较
-
改编在戏剧传播中的价值——从汤显祖对《牡丹亭》改本的批评谈起
-
作者:王省民 邹晓春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改编剧本 戏剧传播 汤显祖 批评 价值 戏曲观念 审美意识
-
描述:反映出戏曲改编者的审美意识和情感倾向。改编是《牡丹亭》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关剧本改编的各种争议,贯穿于《牡丹亭》的整个传播历史,一直延续至今。
-
作为叙述符号存在的人和物——论汤显祖戏剧中人和物的叙事作用
-
作者:吕贤平 来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叙述符号 “临川四梦” 叙事任务 “戏眼”
-
描述:,更有意于这些人和物在戏曲中的结构能力,由此可以窥见汤显祖戏剧叙事艺术之一斑。
-
隐而不退的叙述者——从叙事视角的转换看汤显祖戏剧的改编艺术
-
作者:吕贤平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叙事视角 “临川四梦” 唐代小说
-
描述:中的许多人物具有了显在的叙事功能,这种替身的叙事在本质上是一种全知叙事,由此可以窥见汤显祖戏剧叙事艺术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