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文化视野中的青春版《牡丹亭》现象
-
作者:侯文辉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文化视野 消费 中国传统文化 表演艺术 青年一代 发展经历 鼎盛期
-
描述:昆曲作为我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和象征之一。在其六百多年的历史上,昆曲的发展经历了自己的辉煌期和鼎盛期,出现了魏良辅、梁辰鱼这样的有代表性的大艺术家。但是,自清代中、晚期之后,日渐式微。近些年来,这门古老而优
-
四百年一梦到今宵:从青春版《牡丹亭》到轰动谈起
-
作者:金岩 来源:科技智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传统文化艺术 传统文化艺术 传统戏曲 传统戏曲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昆山腔 昆山腔 海盐腔 海盐腔 弋阳腔 弋阳腔 起源 起源
-
描述:昆曲(昆山腔),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它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与起源于浙江的海盐腔、余姚腔和起源于江西的弋阳腔,被称为明代四大声腔,同属南戏系统。
-
从昆曲“青春版”《牡丹亭》看秦腔发展策略
-
作者:雷家琪 来源:新西部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秦腔 发展策略
-
描述:本文分析了秦腔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式微和萎缩的原因,认为不在秦腔艺术本身,而在于振兴和发展这一传统文化的方式和措施。我们应借鉴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这一古老艺术获得新生的成功范例,从政府投入、剧目推陈出新
-
民族艺术走向文化市场:对青春版《牡丹亭》演出成功的另类解读
-
作者:王省民 来源:文艺争鸣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昆曲 传播策略 传播策略
-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在国内外引起轰动效应,成为昆曲演出史上的一个经典剧目,也开辟了中国古典戏曲走向市场的新路子。探讨青春版《牡丹亭》的传播策略,解读其成功的秘诀,对于搞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自我超越与现代化转换: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
作者:万江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 地域性 地域性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 全球化 全球化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文化传承 文化传承
-
描述:《牡丹亭》的文化解读,对当代社会地域性传统文化的自我超越与现代化转换问题做一些思考。
-
汪世瑜:青春版《牡丹亭》演出成功后的思考
-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台港文学选刊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谢幕就谢了十几分钟。第二天校长和党委书记都去看了演出,在剧院前面和两侧都站满了学生。 青春版《牡丹亭》的确非常受大学生欢迎,特别是在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群里,人们都为之欢呼。二百场演下来,几乎场场爆满
-
青春版《牡丹亭》盛演后昆曲在苏州的现状调查
-
作者:金约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昆曲 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调查 调查 现状 现状 苏州 苏州 2001年 2001年
-
描述:自2001年5月侣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始,昆曲受到各级有识之士的重视。而自2004—2005年“青春版《牡丹亭》现象”出现,昆曲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
-
演活古典爱情,成就现代传奇:青春版《牡丹亭》再临武汉
-
作者:艾思思 来源:大武汉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起昆曲旋风的青春版《牡丹亭》将登陆武汉剧院,迎接全武汉市民的“顶礼膜拜”。古老的昆曲艺术,因这场青春版《牡丹亭》洗去古旧身姿的尘埃,焕发年轻的魅力。
-
从青春版牡丹亭看昆曲在新时代的创新和发展
-
作者:李雅岚 来源:黄河之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昆曲 创新 美学理念 跨文化传播
-
描述:了古老剧种焕发崭新生机的密码,在美学理念、跨文化传播、呼应市场等方面给予了昆曲创新和创作多方面的思考和借鉴。
-
新时期昆曲艺术的现代化:以青春版《牡丹亭》为例
-
作者:赵哲 来源:华中人文论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现代化 科学化运作 有效传播
-
描述:昆曲在现代社会拥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