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16)
期刊文章(399)
图书(6)
学位论文(5)
会议论文(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75)
地方文献 (37)
宗教集要 (5)
非遗保护 (4)
才乡教育 (4)
地方风物 (3)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466)
2013(34)
2012(50)
2008(32)
2007(16)
2006(16)
2003(19)
2000(12)
1997(8)
1995(10)
按来源分组
上海蔬菜(2)
语文学刊(2)
武进日报(2)
科技日报(1)
高中生之友(1)
青年文学家(1)
中国海洋报(1)
蚌埠日报(1)
世界妇女博览(1)
西宁晚报(1)
《周礼正义》(官第8册)校对商榷
作者:汪少华 颜春峰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中华书局点校本《周礼正义》第8册存在校对漏误93处:乙巳本正确,因漏校而误从楚本;乙巳本错误,因漏校而从楚本;校语失考;乙巳本、楚本讹脱衍误同而失校(涉上下文而讹,形近而讹,义近而讹,脱文,衍文,倒文,出处错误);乙巳本、楚本不误,排印错讹。
简论香在《牡丹亭》中的性格特点及地位
作者:王利娜  来源: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性格  性格  地位  地位 
描述:《牡丹亭》是中国戏曲佳作,剧中婢女香聪明机智、大胆泼辣,而且具有反封建精神,但在剧中仅作为杜丽娘的陪衬而存在。时代背景及作者在她身上寄予的思想内涵,是造成她在剧中地位的原因。
简论《牡丹亭》中香的存在意义
作者:陈小梅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杜丽娘  杜丽娘  存在意义  存在意义 
描述:香是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塑造的一个婢女形象,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至关重要。她对于剧中主人公杜丽娘来说承载着重要的形象意义。她是杜丽娘感情的引路人,是杜丽娘性格另一面的映照,是杜丽娘反抗封建礼教
论《牡丹亭》中香的形象特征
作者:李艳  来源:大舞台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艺术魅力  艺术魅力 
描述:《牡丹亭》是汤显祖的代表作,在它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虽经过了改编、删减,但此剧中的侍女香这个角色一直受到观众的喜爱。本文主要论述香的形象特征,揭示她赢得观众喜爱的原因。
《西厢记》红娘与《牡丹亭》香之形象对比
作者:郭红波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厢记  牡丹亭  红娘    形象对比 
描述:本文将《西厢记》与《牡丹亭》中红娘与香这两个重要的配角人物的形象的异同作了比较,并分析了她们形象不同的原因,展现了两位女配角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不同的文化意义。
绿叶的悄悄话 我在《牡丹亭》中饰演
作者:沈国芳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春版《牡丹亭》  绿叶  爱情传奇  北京大学  杜丽娘  柳梦梅  白先勇  昆剧 
描述:不算多,但个性十分鲜明,而且贯穿于整本《牡丹亭》的主线,虽然是一片绿叶,倒也衬托牡丹的艳丽。
贾宝玉《夜即事》诗新释
作者:王人恩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贾宝玉  《红楼梦》研究  杨万里  曹雪芹  《牡丹亭》  《西厢记》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本草纲目  破晓时  杨诚斋 
描述:语和内容,前贤今哲已有多种阐释,为后学解读多所嘉惠。但是,客观地说,诸种解释尚有不妥之处,给人以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之感,看来还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我想从解释“蟆更”一词入手,进而对全诗内容做一解说,兼对张庆善先生的有关观点提出商讨,敬请张先生和其他同志不吝赐教。
浅谈讽刺喜剧《香闹学》
作者:张云生  来源:渤海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讽刺喜剧  《诗经》  封建礼教  汤显祖  矛盾冲突  身分关系  明代戏曲  男女爱情  封建文人 
描述:娘之父、南安太守杜宝之聘,来杜府教学.一日.香随丽娘伴读,二人未准时到馆,陈对之严加斥责,并命香背书,香不能背,反与陈玩闹.陈不用爱情观点讲解《诗经》中的《关睢》篇,却大肆宣扬封建礼教,妄想将
竟陵巨子谭元评传
作者:祝诚  来源: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谭元  钟惺  汤显祖  前后七子  墓志铭  文学流派  “双子星座”  九峰山  明代后期  竟陵派 
描述:竟陵巨子谭元评传
“江入旧年”疑解
作者:洛地  来源: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湾  北固山  唐诗三百首  河岳英灵集  立春  江南  胡应麟  政事堂  作者  除夕 
描述:对这两句的解释却是众说纷纭,尤其是“江入旧年”一句分歧很多。请容先介绍众家之见于下。有云: 1、“江上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