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234)
报纸
(233)
学位论文
(121)
会议论文
(33)
图书
(15)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564)
才乡教育
(32)
地方文献
(21)
宗教集要
(9)
地方风物
(7)
文化溯源
(3)
按年份分组
2013
(66)
2012
(99)
2011
(92)
2009
(97)
2008
(96)
2006
(75)
2005
(40)
2004
(45)
2002
(48)
1975
(11)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
(31)
人文杂志
(5)
学海
(2)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
四川戏剧
(2)
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
能源评论
(1)
法律文化研究
(1)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1)
史林
(1)
相关搜索词
李觏
先秦儒学
基督徒
地主阶级
周礼
儒家
多元结构
儒者
周公
大同理想
国际金融
《周礼》
宋明理学
备荒
周敦颐
王安石
农田水利
吴与弼
秦律
化民
史学思想
君子
北宋中期
社会工作
研究
货币思想
李觏的经济思想
司马光
均输法
首页
>
根据【检索词:儒家经济思想】搜索到相关结果
1234
条
政治经济学的本意应是
经济
政治学
作者:
胡培兆
来源: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经济
政治学
本意
经济史
学说
描述:
政治经济学的本意应是
经济
政治学
审丑年代的注意力
经济
作者:
王猛
来源:
看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意力
经济
审丑
王安石
大丈夫
描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大丈夫王安石的清高自许早已无人传诵,网上流传的广东云浮“XX门”基本也被人遗忘。但是“浮云”二字最近却突然离奇地引爆了整个网络,这一切都是拜“小月月”所赐。
拒秦兴汉和应对佛教的
儒家
哲学:从董仲舒到陆象山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全国新书目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学的进路成为两者的内在结合,以精深的、真正太极化了的道理,来开显活的时间意识体验、艺术体验、生存体验和历史文化体验(其中必含中华与西方的历史文化交往体验),开启出一种有灵性的、时机化的、不离人的实际生活的哲-理。
早期
儒家
與人類中心主義環境哲學的對話
作者:
莊慶信
来源:
哲學與文化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類中心主義
環境哲學
早期
儒家
環境倫理
倫理原則
仁
天人合德
價值陶成
描述:
由於此中西兩種
思想
十分類似,本研究將考查兩者之間到底有何異同?彼此能否透過對話而更為成長?為現代中國人什麼樣的環境哲學比較合適?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早期
儒家
的環境倫理、環境倫理基礎、環境素養與西方
儒家
博学传统中的经世实践-论王应麟学术进境
作者:
林素芬
来源:
鹅湖月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描述:
儒家
博学传统中的经世实践-论王应麟学术进境
宋明儒学的中心课题
作者:
杜维明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与哲学史)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明儒学
道德实践
知识分子
科举制度
陆象山
刘宗周
王阳明
主观主义
儒家
道德理想
描述:
宋明儒学的中心课题[美]杜维明宋明儒学,如果根据日本岛田虔次先生的提法,可以说是东亚文明的体现。也就是说宋明儒学的兴起,如果从中国的儒学的发展来看,是儒学第二期的发展。第一期是先秦两汉,经过了魏晋玄学、隋唐佛教以后,在思想上,大家一般的提法是儒学衰亡...
中华文化的和谐与包容
作者:
梁文道
来源:
名人传记(上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中华文化
孔子
和谐
包容
中国文化
白鹿洞书院
陆象山
朱熹
传统
描述:
我们今天讲
儒家
,讲中华文化,有时觉得好像不够包容,但以我的理解,
儒家
本来不一定是这个样子的。也许很多人会把今天中国文化的很多问题都归结于传统,在我们把孔子叫孔老二的年代,一切的错都是孔子的错
《考工记》与儒学:兼论李约瑟之得失
作者:
李志超
来源:
管子学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记》
李约瑟
儒学
《周礼》
儒家
荀子
文化教育
科举制度
封建社会
社会学
思想
描述:
《考工记》与儒学——兼论李约瑟之得失李志超李约瑟主张道家主导古代中国科技,这不能解释很多重大科技史现象。《考工记》即为
儒家
经典,郑玄作注,沈括读引,戴震制图。其中造车、冶金、建筑、水利等项目何曾见
陆象山非醇儒及其非儒说
作者:
吴一根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象山
学而优则仕
正统儒学
醇儒
《礼记》
《论语》
陆九渊
儒家
闻一多
《春秋》
描述:
陆象山非醇儒及其非儒说吴一根宋代群儒中有没有标新立异的儒者?陆象山;有没有敢于公开非议儒学的道统、学统、政统的启蒙者?陆象山。冷落了四百年,扭曲了四百年,历史进入了二十世纪的世纪末,应当重新审视和估价陆象山了。经过毛泽东批读的苏联哲学家罗森塔尔与尤金...
论儒之由来
作者:
刘亚玫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奴隶主贵族
祝宗卜史
天官
周礼
术士
墨子
儒家
韩非子
春秋
描述:
.《天官·太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条下云:“四曰儒,以道得民。” 2.《地官·大司徒》“以本俗六安万民”条下云:“四曰联师儒。”
首页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