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国古代名人爱树拾趣
作者:舒浪  来源:价格月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名人  隋炀帝  朱元璋  植树造林  左宗棠  王安石  江西省  诸葛亮  鹰潭市  子女生活费 
描述:植树造林,在我国源远流长。历代名人都很重视这一造福于民、惠荫子孙的事业,并躬身实践,传为美谈。 楚霸王与桂树 楚霸王自幼爱树。相传有一次,他在一个村庄里看到一个老人持斧要砍桂树。楚霸王忙问缘由,老人说:“我家院
2006年中国古代戏曲研究论文索引
作者:李慧 蔡雨燕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研究  元杂剧  中国古代戏曲  大学学报  教育学院学报  论文索引  中国古典戏曲  国际学术研讨会  戏曲艺术  汤显祖 
描述:戏曲史总论中国戏曲源于印度梵剧说再探讨/孙玫//文学遗产,2006.2中国戏曲文学的产生/田仲一成何培忠//国外社会科学,2006.3民间小戏起源与艺术特征的人类学解读/董斌魏建林//社科纵横,2006.3
试论中国古代戏曲的品评批评
作者:程华平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品评批评  中国古代戏曲  祁彪佳  中国古典戏曲  戏曲批评  戏曲作品  戏曲研究  作家作品  戏曲创作  汤显祖 
描述:本文以吕天成《曲品》、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与《远山堂剧品》、高奕《新传奇品》等为主要考察对象,对戏曲品评批评的定品原则、品评批评的具体方法加以分析与总结,以揭示品评批评在我国戏曲理论批评中的独特价值。这对进一步了
2000年中国古代戏剧研究论文索引
作者:张蕾 徐丽蓉 吴晓惠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中国古代戏曲  师专学报  元杂剧  戏剧研究  论文索引  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教育学院学报  汤显祖 
描述:2000年中国古代戏剧研究论文索引
中国古代官职称谓知多少(上)
作者:陈沛  来源:语文世界(初中版 )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军机大臣  蔺相如  谭嗣同  王安石  翰林学士  左宗棠  欧阳修  枢密使  司马光  古代官职 
描述:再如宋代寇准被封为莱国公,王安石被封为荆国公,司马光被封为温国公;明代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李文忠被封为曹国公,刘基被封为诚意伯,王阳明被封为新建伯;清代曾国藩被封为一等毅勇侯,左宗棠被封为二等恪靖侯,李鸿章被封为一等肃毅伯。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如《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如宋代赵普,文彦博等曾被加太师衔。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币”,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周礼》中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制度
作者:孙施文  来源:城市规划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城市规划制度  周礼  古代中国 
描述:通过对《周礼》文本的解读,在对其记载的与城市规划过程相关的官职及其职责进行整理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揭示了《周礼》所记载的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制度的基本架构并展示了其中的复杂性。论文提出,要理解中国古代
京城与中国古代文化自我定义
作者:张法  来源:东吴学术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化  定义  中国文化  春秋战国时代  《周礼》  理想 
描述:中国文化的京城模式中国文化的京城模式的理想定型,在《周礼》中理论地表述出来。这一理论表述,虽然与春秋战国时代(乃至与以后)的现实京城,还有一定的距离,但却显示了先秦哲人面对从远古的中杆到坛台到宫殿的悠长演化,訛譹从理论高度和理想高度,对中国文化应该有怎样的京城
浅谈学校“因材施教”管理策略
作者:苏志强  来源:福建教学研究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因材施教”  学校管理  个别差异  教育家  陆象山  叶圣陶  学生 
描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理念的更新,“因材施教”在学校管理中又有新的变化。
高校管理工作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条件
作者:武寿春  来源:盐城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校管理  个性特点  个性倾向  形成条件  工作中  高校教师  全体教职员  高等学校管理  王安石  教职工 
描述:高校管理工作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条件武寿春人际关系是指在一定的群体中,通过交往形成的,由个体的个性进行调节,并伴随有情感上的情意与否的人与人之间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这种心理关系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
中国传统社会基层管理的模式
作者:刘永华  来源:福建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基层管理  中国传统  基层社会  社会组织  管理组织  社会变迁  明清时期  “修齐治平”  乡村控制  《周礼》 
描述: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的“相保相守”的统制体系之中,可见在儒家的政治模式中,并非否定了家国之间中间状态(亦即“社会”之本义)的存在根据,而是早就设定了这一状态,并且,由于这一状态比起宗法组织更可能构成对国家挑战的某种渊薮,提出了在此状态中进行严格统制的必要。作为先儒发表自身政治主张的著作,《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