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66)
报纸(585)
图书(373)
学位论文(21)
会议论文(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41)
地方文献 (202)
红色文化 (27)
宗教集要 (25)
地方风物 (24)
才乡教育 (16)
非遗保护 (12)
文化溯源 (6)
按年份分组
2014(363)
2013(97)
2011(126)
2007(81)
2005(97)
1999(73)
1998(91)
1997(64)
1995(57)
1994(33)
按来源分组
戏文(9)
艺术百家(6)
看世界(2)
群众(2)
作文世界(初中)(1)
当代教育论坛(1)
娄底师专学报(1)
成长(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学习出版社(1)
元代的藏书家
作者:郁鹏  来源:读书杂志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藏书家  元代  中原地区  传统文化  胡应麟  宋代  史传  缺文  游牧  刻书 
描述:丛》中对元代只引了《辍耕录》一条记述,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
作者:漆侠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哲学思想  哲学唯物主义  传统文化  学术思想  老子  辩证法  发展变化  儒家思想  天人感应 
描述:儒生否定佛经的那种轻率态度,王安石严肃而郑重地指出:"善学者读其书,惟理之求!有合吾心者,则樵牧之言犹不废;言而无理,周、孔所不敢从."因此,王安石对于传统文化,不仅具有一个广阔的视
试论元诗“四大家”与道教的关系
作者:郭顺玉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教文化  四大家  张留孙  知识分子  元诗  传统文化  大诗人  虞集  全真道  范德机 
描述:传统文化,为仕进显达等目的而日益与道教走到一起的特点。
茶文化与酒文化比较试说
作者:钟立飞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酒文化  茶文化  王安石  传统文化  《诗经》  酒器  《茶经》  《红楼梦》  刘邦  茶酒 
描述:茶文化与酒文化比较试说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钟立飞序言近年来学术界出现的热潮并不多,然而在这不多的热潮之中,却有酒文化热和茶文化热两股。这两股热的兴起,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自不必说,更有助于引导我们的国人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健康...
宁有异学,不可有假学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思想史  传统文化  道学  性与天道  鹅湖之会  陆九渊  周敦颐  外来文化  新的发展阶段  光明日报 
描述:如乌眼鸡,恨不得一口啄死对方,而是反复辩论,各抒己见.“鹅湖之会”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佳话.“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气象恢宏,心窗八面来风.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 推进现代文明教育
作者:俞汝勤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优秀文化传统  岳麓书院  现代文明  大学生文化素质  儒家教育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理工科大学生  学术会议  陆九渊 
描述:天,岳麓山下更是海内外群贤荟萃。在岳麓书院湘水校经堂就读、并七次名列第一的高材生左宗棠,曾写下这样的诗联:“学贯九流,汇此地人文法海;秀冠三湘,看群贤事业名山”。我们今天的学术盛会,可谓“群贤汇集名山”,它将作为对岳麓书院1020周年最好的纪念,载入这所千年学府的史册。
黄鹤白云浮眼底 春花秋月锁诗中——赏析陈洪宜楹联的诗意美
作者:王宇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花秋月  诗意美  楹联  眼底  精神家园  黄鹤  哲学思考  明月窥帘  诗人情怀  传统文化 
描述:黄鹤白云浮眼底 春花秋月锁诗中——赏析陈洪宜楹联的诗意美
好电影应是一个好故事
作者:刘耘孜  来源:课堂内外(高中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导演  故事  影片  节约成本  幻想  演员  国内外  传统文化  中学 
描述:好电影应是一个好故事
春联: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范亚昆 郭建设 鲁忠民 赵国敏 袁志柱 立山  来源:文明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联  数字时代  与时俱进  传统文化  桃符  专家学者  王安石  中国民间  神话传说  辟邪 
描述:这就是春联的魅力——许多年俗都被这个数字时代的人们抛弃了,引得保护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们唉声叹气,唯独春联,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发扬光大,与时代接上了轨、与时俱进了。
不讲理文章与语言暴力
作者:王学泰  来源:同舟共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暴力  文章  传统文化  行为指导  无君  兼爱  王安石  论述  经典  马克思 
描述:。无君无父,是禽兽也"。这是千年以来文士们必读的经典,谁也没有怀疑它的正确性,但如果我们认真地分析起来,这一段就是不讲理的文字。为什么"为我"就是"无君";"兼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