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自明荣膺“维拉·洛博斯奖章”
-
作者:肖勇 来源:人民音乐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自明 大使 联邦共和国 中央音乐学院 奖章 巴西音乐 音乐家 仪式 外交部 政府
-
描述:10月6日上午,巴西联邦共和国政府向我国音乐家陈自明授予“维拉·洛博斯奖章”仪式,在中央音乐学院举行。巴西驻华大使保罗·弗朗科代表本国外交部授奖,并对陈自明多年来研究巴西音乐所取
-
试论杨维桢妇女诗的独特价值
-
作者:魏红梅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杨维桢 妇女诗 独特价值 《诗薮》 汉魏六朝 艺术价值 胡应麟 诗歌
-
描述:试论杨维桢妇女诗的独特价值
-
肖鹰:春晚核心导向应是维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
-
作者:黄冲 来源:新华月报(天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民族文化认同感 春晚 肖鹰 中华 导向 语言类节目 清华大学 舆论场
-
描述:的独家专访。他说,接受专访并非回应马东博文,而是希望从正面、建设性的角度,探讨一些关于春晚的问题。 春晚明星化、竞技化的背后,是文化演艺行业被利益集团化了 记者:您为什么对今年央视的春晚不满意? 肖鹰:这其实是一个怎样看待央视春晚的问题。有人说,春晚不就是让大家乐一乐吗?但你不要忘了,央视春晚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和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结合体。春晚有今天的地位,与近30年来春晚主创人员的辛苦奉献有关,但更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的国家体制决定的。 央视春晚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不能只是乐一乐。它应有准确的定位、必要的底线和正确的导向。 我认为,春晚要定位于中华民族的春节联欢。它的导向,是在21世纪新形势下,维系和提升全球华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春晚的底线,是要尊重新时代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生活情趣和个人尊严,让人们在乐一乐的同时,没有感到被取笑、侮辱、歧视、排斥。
-
苦难人生 血泪文字:编余琐忆:从维熙印象
-
作者:徐兆淮 来源:扬子江评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从维熙 新时期文学 苦难人生 作家 刘绍棠 文学编辑 钟山 代表作品 右派 新世纪初
-
描述:和他的《本报内部消息》、《在桥梁工地上》。而另一些"右派"
-
开宋词风气之先的关键人物:冯延巳
-
作者:张自文 来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北宋词 关键人物 欧阳修 晏殊 温庭 唐五代词 愁情 疏淡 文人词
-
描述:的人物而李四是次等重要性人物,此为文学发展的偶然现象。一般治词史者对唐五代词至北宋词的发展之必然规律
-
科学家、实业家的书法艺术——冯怡生书法作品选之六
-
作者:暂无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艺术 书法作品 实业家 科学家 黄鹤 西铭 小翅 入料
-
描述:科学家、实业家的书法艺术——冯怡生书法作品选之六
-
试论晏殊词对冯延巳词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许晓云 来源:文教资料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晏殊 冯延巳 冯延巳 艳情词 艳情词 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 词境 词境
-
描述:由于创作目的和创作环境以及身份的相似,晏殊词某些方面继承了冯延巳词的创作方法。但由于各自不同的经历与性格,他们的词又呈现出不同的一面。本文将从艳情词、忧患意识、词境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
冯延巳、晏殊词异同辨
-
作者:胡淑慧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晏殊 词风 艳情
-
描述:冯延巳、晏殊是词体发展史上两位重要词人,且其词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一脉相承的关系。《阳春集》、《珠玉词》基本属于酒席文学,采用花间词所肇始的艳情题材。但二人艺术个性同中有异,表现在情感基调和深层意蕴
-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晏几道与冯延巳词比较
-
作者:张晓宁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冯延巳 词 伤感情味 江西词派
-
描述:南唐冯延巳与北宋晏几道都是著名的词人,他们的作品有许多相似之处,均带着浓重的伤感情味,而且这种伤感都表达得很含蓄,很委婉。其中可能的原因在于:他们同属江西词派;他们的心境相似;他们的性格中有许多相通
-
试论冯延巳和晏殊的创作共同点
-
作者:王新 来源:新课程(教育学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冯延巳 冯延巳 花间词 花间词 珠玉词 珠玉词 晏殊词 晏殊词 词作风格 词作风格 题材 题材 情爱 情爱 主题 主题 观念 观念 工具 工具
-
描述:一、题材范围相同从冯延巳的《阳春集》与晏殊的《珠玉词》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他们在观念上都像花间词人一样把词当做酒边宴前的佐欢工具,题材仍不脱花间派词范围,词作内容仍以男女情爱为主题。冯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