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434)
期刊文章(4884)
会议论文(79)
学位论文(34)
图书(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339)
地方文献 (70)
才乡教育 (12)
非遗保护 (6)
地方风物 (5)
宗教集要 (5)
红色文化 (3)
按年份分组
2014(5496)
2012(308)
2010(282)
2009(256)
2008(264)
2006(218)
2005(204)
2002(151)
1999(122)
1996(116)
按来源分组
其它(105)
中国石油报(6)
商务周刊(4)
西江月(2)
当代小说(下半月)(2)
物流科技(1)
中国远程教育 下半月(1)
作文升级(1)
家庭(1)
家庭(下半月)(1)
应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兼评世纪末几种热点教育观)
作者:刘尧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本体论  适应论  热点教育  教育适应性  教育可持续发展  知识经济时代  创新能力  超越论  教育观  世纪末 
描述:进入世纪末,我国教育理论界对人、教育、社会及其关系有了许多新的认识,提出了教育本体论、教育工具论、教育适应论、教育超越论、教育独立论、教育主体论、教育先行论、教育多元论等教育观,形成了世纪末关于教育观讨论的热潮。这场讨论,从不同角度对教育的认识在深化...
观课有感:『教是为了不教』应是我们追求的至高境界
作者:李庆丰  来源:中学生阅读(初中教研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2009年9月17日,林州市教师进修学校组织20余人来我校调研.我随同进修学校的宋老师等6人听了我校原青海、王俊香两位老师的汇报课.原老师讲授的是九年级上册的<与朱元思书>,王老师讲授的是<岳阳楼记>.
平等主义者的追求应是消除非自愿的劣势:G.A.科恩的“优势
作者:段忠桥  来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G  A  科恩  德沃金  优势获取平等  幸福平等  资源平等  选择  责任 
描述:入分析和批评了德沃金的“资源平等”主张中的三个问题:只对资源缺乏进行补偿而不对幸福缺乏进行补偿,没有把无责任作为正当补偿的必要条件,把个人“希望他不拥有”的那些嗜好视为其有权要求补偿的残障。
人性美与人情美:《西厢记》与《牡丹亭》之比较
作者:暂无 来源:作家杂志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人性美与人情美:《西厢记》与《牡丹亭》之比较
“临川四梦”——汤显祖的自然人性
作者:刘泓岑  来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自然人性      自我实现 
描述:映了作家面对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失落感。
汤显祖宇宙观、人性论及社会观新探
作者:周育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学的,他一生汲取的学术营养既广且杂。“五经而外,读诸史百家,汲冢、连
浅析《蔳柳人家》的人情美和人性
作者:史锦芳  来源:大众文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性  一丈青  乡土文学  刘绍棠  五四新文学  古典文学  新课标  燕赵文化  荷花淀派  性格特征 
描述:孙犁的<荷花淀>久负盛名,新课标九下选编了刘绍棠的<蒲柳人家>,让我们再次走入水乡,领略大运何的风土人情.刘绍棠师承孙犁,继承并发扬我国古典文学和五四新文学的优秀传统,将"荷花淀派"的柔媚、清丽之美与"燕赵文化"的阳刚、劲健之美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建立起独具风光的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
重构的女性神话:论《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的女性意识
作者:周娅 赖力行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神话  女性神话  至情  至情  生命  生命  性灵  性灵  文心  文心 
描述:《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是众多《牡丹亭》评点中突出的一部。其特点在于,作为批评主体的三妇,在历史语境中的女性本体立场观照下,以生命践行至情、凭"性灵"咏叹至情、秉"文心"体悟至情,重构了一个
《牡丹亭》的生命力
作者:舒展  来源:民主与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生命  文学作品  进行时  过去时 
描述:文学作品成为经典,需要经历时间长河的检验,包括:当代的——“正在进行时”,成为后来的——“过去时”,以及至少百年以上的——“未来时”。我觉得《牡丹亭》的生命力,最能说明它经受的浩荡起伏历史长河的考验。
“田田”应是“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与毕学文、熊丽老师
作者:丁勤中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言环境  《荷塘月色》  田田  叶相  教科书  《江南曲》  熊丽  中学语文教学  学文  朱自清 
描述:《中学语文教学》1998年第11期《“田田”是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吗?》一文指出,教科书把《荷塘月色》文中“田田”注释为“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欠妥,主张取贾雯鹤先生关于《江南曲》中“田田”的解释来理解《荷塘月色》中的“田田”,把“田田”看作拟声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