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人才悲剧堪嗟伤 高论千载发人省:--王安石人才观初探
作者:丁丰年  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语文  语文教材  课文  王安石  人才机 
描述:人才悲剧堪嗟伤 高论千载发人省:--王安石人才观初探
从入世到退隐 寓悲壮于闲淡──论王安石退隐前后的心境与诗境
作者:文师华  来源: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入世  有我之境  退隐  无我之境 
描述:存魏网”的矛盾心境,使他退隐后的诗在意境上表现出“寓感愤于冲夷之中,令人不觉”的特点,堪称“无我之境”。
语篇主题的理解方法初探——兼析王安石词《桂枝香——金陵怀古
作者:罗钱军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篇分析  语篇主题  语境  关联  王安石 
描述:语篇主题即语篇指向,是语篇的主要基本思想。在生成任何一个语篇时,说话人总是从语篇主题出发构思全文,运用各种手段,力求语篇的主题被读者(或听者)所理解。本文运用语言学中语篇分析的有关理论,以王安石
王安石与皮特:税制改革的两位名相——兼论中英传统税收文化差异
作者:余大庆 彭骥鸣  来源: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税制改革  税收文化  王安石  皮特  中英传统社会 
描述:改革作一比较 ,通过其成败异数的分析 ,探讨中英传统社会的国情 (尤其是税收文化 )差异。
“舍韩入扬”和“尊庄抑老”:北宋王安石建构“内在”的两个维度
作者:杨天保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孟子  内在性  扬雄  庄子 
描述:是创见性地解构传统的"老庄"体系,将"老庄"一分为二;接着尊庄抑老,重释"庄学",引入其旷达精神,主动去深究中国原的天命观,为构建"学"的宇宙本体论拓开初径。
笔墨一二见精神:《答司马谏议书》中的王安石形象
作者:周洁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  精神  形象  笔墨 
描述:《答司马谏议书》虽非常简短。却体现了王安石对于事业的坚持、坚守和坚定。千年之后再读这封信,依然能窥见王安石的精神。德量汪然如千顷之陂
山寺志文学文献的价值与局限:从山寺志书所载王安石佚诗说起
作者:冯国栋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志  寺志  王安石  文学文献  辑佚 
描述:山志、寺志文献多收录与山、寺相关的名人诗文。涌现于明清两代的山、寺志数量巨大,为文学文献的辑佚提供了相当多的素材。但由于这批文献本身的局限性,其中所收诗文不尽可靠。文章以山寺志中所载王安石佚诗为中心
名家选本的初始化效应: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在宋代的流传与接受
作者:查屏球  来源: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唐百家诗选》    唐诗选本  江湖诗风 
描述:序及丽泽书院以此为教材之事,书院与塾学教材的角色进一步强化了本书的权威地位,使之成为初学者必读之书。通过比较相关选目可见出南宋其他几种唐诗选本多受其影响,对多数读书人的诗学观念具有初始化的作用
一路向北 襄古道探访之旅(中)
作者:严东华 丁川 刘伟峙  来源:湖北旅游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道  荆门市  陆九渊  楚文化  驿站  石桥  历史悠久  地理位置  沙洋  文化研究 
描述:年,孟浩然幽居在鹿门山下,经常骑着一头毛驴,沿古道边走边吟,让这一路风尘都流淌着唐诗韵律的优美与闲适,引得杜牧、刘
“廉”
作者:康德彬  来源:山东审计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廉”  军事经济  《说文解字》  现代汉语  建筑物  治国思想  伦理道德  为官从政  道德修养  《周礼》 
描述:「廉」⊙康德彬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其中「廉」就是一种极受褒扬的道德修养。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就将「廉」奉为国家的「四维」之一,即立国的四大纲要;北宋苏辙以为「唯廉可以服殊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