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706)
报纸(2056)
学位论文(123)
图书(69)
会议论文(34)
按栏目分组
地方文献 (4035)
历史名人 (914)
非遗保护 (33)
地方风物 (2)
红色文化 (2)
宗教集要 (1)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563)
2013(344)
2012(591)
2009(447)
2008(496)
2007(319)
2005(151)
2004(119)
2001(31)
1988(2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22)
中国文化报(64)
戏剧文学(42)
文艺报(23)
文艺研究(15)
文艺争鸣(6)
世界遗产(4)
北方文学(下半月)(3)
许昌学院学报(2)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满园春色启芳心:《牡丹亭》“惊梦”赏析
作者:吴孟君  来源:自贡师专学报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惊梦  牡丹亭  真挚的情感  花园  幽怨  姹紫嫣红  语动  游丝  张生  丫环 
描述:情怀,被埋没的青春也让那“成对的莺燕”唱了出来。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随着春风中的“晴丝”,袅袅娜娜,飘飘拂拂,在花园中缠绕,在读者心中萦纡。
美国观众评价《牡丹亭》太美了
作者:李文云  来源:党建文汇(下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美国  评价  观众  加州大学  洛杉矶  朱丽叶  罗密欧 
描述:牡丹亭》。当晚1800个座位的大剧院座无虚席。
主持人的话:牡丹还魂--从青春版《牡丹亭》开始的文艺复兴
作者:李娜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与美的感动,拨动了国人沉睡于历史记忆中的诗心诗眼.  ……
牡丹亭》情深几许 “青春版”两岸传承
作者:王寅  来源:统一论坛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两岸关系  昆曲艺术  昆曲演员  汪世瑜 
描述:越剧和广东粤剧、闽剧、婺剧、滇剧等等,都受到过昆剧艺术多方面的哺育和滋养。昆曲有极高的技巧,戏曲的表现手段为
试论《牡丹亭》情理冲突的哲学思想基础
作者:姜广强  来源:现代语文 文学研究 上旬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理  情理  冲突  冲突  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 
描述:本文围绕汤显祖《牡丹亭》中情与理矛盾冲突的对立统一性问题,探讨了发生情理冲突的哲学思想基础,分析了这一冲突在该剧人物形象和戏剧情节中的种种体现,从而揭示出《牡丹亭》所具有的时代悲剧意义。
论陈最良在《牡丹亭》中的结构功能
作者:姚昌炳  来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最良  陈最良  启蒙  启蒙  桥梁  桥梁  结构  结构  体悟  体悟 
描述:陈最良在<牡丹亭>中虽然是一个小角色,却有着非常重要的结构功能.他是杜丽娘爱情的启蒙者,是柳梦梅接近杜丽娘的桥梁,是杜柳最终团圆的促成者,对推动剧情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论《红楼梦》对《牡丹亭》女性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作者:李珊  来源: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红楼梦》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 
描述:的力量与封建势力作了一定的反抗;在性与爱方面,《牡丹亭》表现了杜丽娘强烈的性爱追求,肯定了情欲的合理性,而《红楼梦》中的性与爱观念更为进步,表现为性爱双方相互尊重,彼此肯定对方的人格价值和尊严,向往
闹热的《牡丹亭》——论明代传奇的“俗”和“杂”
作者:黄天骥 徐燕琳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  传奇  牡丹亭  牡丹亭         
描述:”的经验积累过程。作者也借此分析揭示明代传奇戏剧形态的一个重要方面。
杭州西湖花港公园中的牡丹亭
作者:刘光弼摄  来源:浙江月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杭州西湖花港公园中的牡丹亭
从《关雎》接受史看《牡丹亭》的时代意义
作者:萧华荣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时代意义  文化精神  理解与解释  逻辑起点  人性解放  社会条件  个性解放  时代精神  汉儒  今文学派 
描述:《关雎》一类情诗被扭曲的艺术本性的复归,是当时社会文化精神变迁的一个投影。因此,笔者把这种理解作为考察《牡丹亭》时代意义的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