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浅析汤显祖“至情说”对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影响
作者:柳眉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至情  汤显祖 
描述:“人性”一直是白先勇关注的焦点,以“情”贯穿始终,而“至情”是其表现人性、追求有情人生的最高境界.他受汤显祖《牡丹亭》中的“至情说”的影响,在小说创作上刻画出了男女主人公生死间的“至情”,以情反理
从厚土里生长出来的小说:《山坳上的土楼》读后
作者:孙绍振  来源:闽台文化交流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土楼  长篇小说  黄松  文学作品  山坳  建设  客家人  土地  精神  读后 
描述:这部长
一把值得关注的“手杖”:刘凤起小说《手杖》简论
作者:刘东方 白晨阳  来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手杖》  刘凤起官场小说  聊城文化 
描述:思想特色和艺术个性。
几个标本,一柄标杆:欧阳昱诗歌与小说印象
作者:杨邪  来源:华文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戏  解构  先锋  愤怒  拓展 
描述:表的程度”。欧阳昱是永远的前卫派与探索者,他以永远“在场”的创作方式,成了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也以此把自己与世界上众多的作家区别开来。
蔡楠微型小说研究:以《水家乡》为例
作者:周佳钰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蔡楠  水家乡  文学艺术特色  文学内容特色 
描述:读和分析,结合作者生平的经历与创作背景,分别从《水家乡》的作品内容所表现的写作特色,以及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从作品的字里行间体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探讨蔡楠创作风格的特点以及创新之处。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去认真的感悟蔡楠的小小说写作风格,为我们今后的写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可借鉴之处。
试评刘绍棠近年来的小说创作
作者:林孙珍  来源: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绍棠  小说创作  乡土文学  早期作品  艺术风格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高晓声  农村题材  古华 
描述:的:“写的是古朴的风俗,却永有清新的芬芳,写的是那一块贫穷苦难的乡土,读来却体贴心甜。”他的小说,虽然不敢说有震
鲜明的民族风格-刘绍棠小说艺术谈
作者:魏永贵  来源:文科教学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鲜明的民族风格-刘绍棠小说艺术谈
刘知几与胡应麟小说分类思想之比较
作者:王齐洲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知几  胡应麟  小说分类  文化立场  历史眼光 
描述:挥怎样的作用,故其对小说作品的评价始终紧扣真实和雅正这两大史学要素;胡则用文学家的眼光从诸子学的角度切入来分析小说,其要害在于分析诸子流变对小说文体风格的影响,故其对小说作品的分析多集中在语言与词章
“拗相公”拗得好!--有关王安石的两篇话本小说
作者:王起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话本小说  苏轼  法家  儒家  黄州  菊花诗  小说集  警世通言  小说作者 
描述:苏轼心想,黄花就是菊花,菊花是不会落瓣的,自恃聪明,就在原诗后面加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罢,不等王安石出见就走了。王安石回到书房看见了苏轼的续诗,认为他太轻薄,贬他到湖北黄州做团练副使。原来黄州的菊花是落瓣的,苏轼在黄州见到了这情景,才知
一颗闪光的珠子——论刘绍棠小说创作的民族风格
作者:方顺景  来源:文学评论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一颗闪光的珠子——论刘绍棠小说创作的民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