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275)
报纸
(51)
学位论文
(16)
会议论文
(16)
图书
(1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38)
才乡教育
(120)
地方文献
(14)
按年份分组
2013
(17)
2010
(25)
2006
(11)
2001
(5)
1998
(42)
1997
(11)
1995
(4)
1990
(5)
1988
(7)
1939
(2)
按来源分组
抚州师专学报
(45)
孔子研究
(3)
中学历史教学
(2)
新东方
(2)
中国戏剧
(1)
中华诗词
(1)
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1)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
中州今古
(1)
清史研究
(1)
相关搜索词
王学统
本体论
心学
和而不同
生平事迹
发明人
南北朝时期
图腾
天理
意象化
古代音乐\音乐史\中国\清代
真伪
积极参与
孔子
墓志铭
吴秀峰
平阳县
魏夫人
王安石
验证
祭祀
大家族
医药学家
吴宏
交游
北宋中期
1193
人性论
山东大学学报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陆氏】搜索到相关结果
275
条
陆
象山心学美学工夫论:成己工夫与成物工夫
作者:
王煦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美学工夫论
心学美学工夫论
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
审美实践
审美实践
审美境界
审美境界
描述:
本心体验,也是一种躬行实践,又是一种境界化育,最终引向"成己成物"、圆成审美理想境界。
陆
象山对佛教的辨析与援佛入儒
作者:
周薇
来源:
剑南文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佛教
异端
援佛入儒
描述:
由这个角度考察的结果是:陆九渊并不排佛,认为佛教不是异端;其心学本体论和工夫论都吸收了禅宗的主要思想,尤其是本体论思想对儒家哲学作出极大的贡献;并比较禅儒两者的思想的异同点,得出了禅儒本质的不同:前者出世超越善恶,后者入世止于至善。
陆
象山「心即理」哲学与其「易简工夫」论
作者:
黄甲渊
来源:
鹅湖学志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心
理
良知
良能
心生物
心生理
描述:
陆
象山「心即理」哲学与其「易简工夫」论
从
陆
象山本心哲学析论儒家追求「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之观念
作者:
黄信二
来源:
哲学论集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
象山
心学
本心
心即理
人与自然的直接关系
描述:
础,以寻得道德实践之内在动力 解决了孔子以来探问「礼之本」的课题。作者探讨此一问题意 识的方法性结构,主要是区分了哲学之「发生」与「应用」两 范畴,并强调此一课题的探讨必须画於「道之本体」的层次论 述,即必须置於有关哲学之「发生」的位置论述,而非一般哲 学之「应用」的层面中诠释。同时,作者强调对象山哲学的理 解,应注意其哲学的发生性背景;本文即以「心即理」观念的 分析做为本文的诠释背景,希望能透过此方法,使对象山的研 究能以问题意识为导引,以处理其文本的诠释方向,并还原象 山哲学之原初精神。
真理与意识:从佛性论争到朱
陆
异同的二种哲学类型
作者:
林镇国
来源:
国立政治大学哲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
心
佛性
唯识
如来藏
慧沼
法宝
朱熹
陆
象山
现象学
描述:
来说,奘传唯识学(慧沼)和程朱理学主张心理二分,而如来藏思想(法宝)和
陆
王心学则主张心即理,彼此之间既有历史的连续性,也显示出哲学类型的普遍性。本文结论时,将试图从现象学的视角,特别是从胡赛尔到海德格
对唐君毅谈朱
陆
异同源流之反思
作者:
杜保瑞
来源:
宜宾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君毅
朱熹
陆
象山
二程
朱
陆
之争
工夫论
描述:
君毅意旨细腻,分解绵密,虽过多翻折推说,却实为正本清源之举,一扫前人之窠臼弊端。
颇具特色的
陆
象山道德人格教育观:[陆九渊]
作者:
修淦川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
道德
人格
人格
中国
中国
描述:
颇具特色的
陆
象山道德人格教育观:[陆九渊]
南海北部
陆
缘的地壳结构及构造意义
作者:
姚伯初
来源: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壳结构
高速地壳层
地壳减薄
张性构造运动
缝合线
南海北部
描述:
运动中,熔融的上地幔基性岩浆侵入到地壳底部,或进入下地壳,冷却后形成高速地壳层。
陆
缘地壳结构存在横向变化,反映了改造
陆
缘地壳结构的新生代张性构造运动强度之横向变化。还发现
陆
缘地壳结构和广东—福建
读
陆
游记梦诗-兼论梦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作者:
吴长庚
来源:
上饶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记梦
陆游
无意识
曹雪芹
梦境
生活经验
汤显祖
文学创作
形象
象征
描述:
为全书的总纲。鲁迅先生也是写梦的
论许衡的自然观及其折衷朱
陆
倾向:[朱熹、陆九渊]
作者:
陈正夫
来源:
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观
哲学思想
中国
元代
朱熹哲学
陆九渊哲学
描述:
论许衡的自然观及其折衷朱
陆
倾向:[朱熹、陆九渊]
首页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