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变更天下之弊法,以趋先王之意」—王安石「士论」之承继渊源
作者:林保全  来源:语文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荆公  士论  荀子  孟子  周官 
描述:於新政之中,而其士論則在「寓復古理念於新政」下,逐一建構完成。王安石士論之建構,其當務之急,在於培士以知曉先王之法、先王之意,而後使其能厲行新政,並使其具備「內聖(道德)外王(度數)」合一之理想特質,並以「專學」為學習目標,而務去「雜學」,同時又須兼習文武,使士人不只重視文事而鄙視武備。此外,王安石更重視養士,其中包含道德之涵養,與制祿奉養兩層面,前者為先秦儒家之通義,後者欲使士人能夠自養而後能養其廉恥,遂能免於貪鄙之行為。至於王安石士論主張之承繼淵源而言,「變更天下之弊法,以趨先王之意」一項乃承繼孟子法先王之概念,至於「內聖(道德)外王(度數)」合一之論述,則是揉合孟子、荀子而來。
从东坡中的“梦”看其的风格
作者:顾全芳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神宗  苏东坡  东坡  东京  王安石变法  乌台诗案  豪放派  风格  苏轼  豪放 
描述:他跌进了人生的低谷,先坐牢,而后发落到黄州。这就使他心态失去了平衡,长期处
北宋婉约的创作思想和李清照的《论》
作者:顾易生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婉约    创作思想  晏几道  北宋末年  秦观  宋词  欧阳修  苏轼 
描述:婉约。最近又开展了有关讨论。现在试图从当时的学观念进行探索,提供一点浅陋之见。
变法领袖们的——范仲淹、王安石略论
作者:唐骥  来源: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范仲淹  庆历新政  熙宁变法  北宋中期  北宋词    王二    领袖 
描述:,但也並非前无古人。宋代词的开拓,
“相亲千里亦同”─—历史上宁波与日本的文化往来
作者:周庆南  来源:中外文化交流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日本曹洞宗  宁波港  中日文化交流  明州  阳明学  王阳明  天台宗  设计和施工技术  日本平安时代  遣唐使 
描述:“相亲千里亦同”─—历史上宁波与日本的文化往来
洞山良价与曹洞宗
作者:徐文明  来源:普门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洞山良价与曹洞宗
柳絮池塘淡淡——浅议晏殊诗风
作者:刘乃昌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欧阳修  北宋前期  王安石变法  柳絮  风格与流派  梅尧臣  西昆体  范仲淹  转换时期 
描述:北宋前期右文重学,特别真宗、仁宗时代,社会相对安定,朝堂重臣多文章奕世之才。真宗朝到仁宗天圣末年(998—1032),是杨、刘风采耸动天下时期。仁宗天圣以后,涌动起欧、梅诗文改革新浪潮。晏殊正是介于这两种风气转换时期的文章名家。他小于杨亿十八岁,长于欧阳修十七岁。十三、四岁为李
纽约吹来世纪——谭盾谈音乐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音乐爱好者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歌剧  中世纪音乐  马可·波罗  作曲家  交响曲1997  纽约  百老汇  《牡丹亭》  采样机  汤显祖 
描述:盾的发言,现发表如下,以飨读者。(记录未经本人审阅,小标题为编辑部所加) 话题从谭盾的获奖作品《马可·波罗》谈起。
闪光的人格彩和深沉的社会意蕴——宋代文化概观
作者:刘乃昌  来源:高校理论战线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文化  社会意蕴  欧阳修  王安石  宋代士人  苏轼  范仲淹  陈师道  黄庭坚  梅尧臣 
描述:历史悠久凝聚力宏伟的中华民族,常常被人们以“汉”、“唐”代称。这大约因为汉、唐在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是国力强盛、文化发达的重要里程碑。宋承唐后,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又一高峰期,所以在文化发展史上人们往往唐宋并称。的确,宋代在承传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
粗犷的力,清新的——论王英琦散文的思想与艺术风格
作者:南宣  来源: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粗犷的力,清新的——论王英琦散文的思想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