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牡丹亭》的舞台时空处置
作者:蓝凡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台时空  《牡丹亭》  舞台空间  杜丽娘  演员  汤显祖  柳梦梅  场形式  剧本  戏剧 
描述:》、《惊变》、《离魂》、《拾画》等十几出戏。 无疑,这一切都与《牡丹亭》的舞台时空处置有关。
从文本到舞台:《茶馆》和《牡丹亭》的时空比较
作者:杨淑英 夏玉瑶  来源:大众文艺:下半月(浪漫)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本故事  文本故事  舞台时空  舞台时空  表演模式  表演模式 
描述:舞台是剧本文本最好的表现空间,承载了文本所要表现的时间长度。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言体叙述表演的形式和现代话剧的以幕来作线性表现的时空意识的差异,决定了它们的叙事时空各具特色。就文本与舞台
赞昆剧《牡丹亭》的舞台美术
作者:刘邦惠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舞台美术  上海昆剧团  表演艺术  杜丽娘  舞美设计  牡丹亭  观众  表现手法  天幕  民族特色 
描述:能有机会在四川观看上海昆剧团的演出,真使人高兴。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除了认真欣赏昆剧的表演艺术外,对其舞台美术也留心观赏。《牡丹亭》的舞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牡丹亭》的多元舞台呈现及其意义
作者:曹树钧  来源:戏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舞台呈现  多元化  艺术展  多样化 
描述:一《牡丹亭》演出的多元化舞台呈现在昆曲的影响下,其他剧种在当代也有着多样化的艺术展现。普及版(或曰平民版)越剧《牡丹亭》。此剧由浙江越剧团于2005年11月在《牡丹亭》原创圣地浙江遂昌首
《牡丹亭》的历史解读与舞台呈现
作者:江巨荣  来源:艺术评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舞台呈现  历史解读  梅鼎祚  文学家  潘之恒  情节  剧作 
描述:多,读者从这个爱情的万花筒所看到的历史现象和本质要绚丽、深刻得多。
学生·考试
作者:刘幼宾  来源:少年月刊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举制度  义务教育  素质教  应试教育  书生  独木桥  教育情况  八股文  王安石  高考 
描述:现在的学生,古时称书生,不像今天这样有年级之分,那时,书生们之间洋溢着阵阵墨香,以诗会友,文章结伴,学术气息十分浓厚。天下千万学子为的是同一目标, “十年寒窗无人晓,一朝成名天下闻。”
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小学语文修订版《大纲》
作者:陈基  来源:小学语文教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阅读教学过程  语文实践  小学语文  《大纲》  教学目标  修订版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思路  教学组织形式  自主学习 
描述: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学生语文实践的过程:小学语文修订版《大纲》
在学习中流汗的不应是教师而是学生——为《小学自然教学》杂志
作者:福尔克曼 姜大源  来源:科学课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提出问题  教学形式  学生意识  好奇心  教师  教学实例  空气污染  问题展开  兴趣  小学自然教学 
描述: 三、学生主动原则的教学实例富阳的空气污染 1.提出问题 ① 引入:目的是使学生进入问题的情境,唤起他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对污染现状感到震惊,就有关问题展开辩论,使学生意识到知识
“以学生发展为本”价值取向下的思考——教育应是社会本位、知
作者:王占宝  来源:上海教育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实践教育  “以学生发展为本”  社会本位  价值取向  知识本位  人本位  和谐  中学  素质教育 
描述:实践教育、研究教育、评价教育应该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继承优良的传统,把握教育的科学走向,根据教育的具体环境,回到教育的原点,回到教育的系统中来。[编者按]
教学应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学: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四步引学式”
作者:倪福  来源:各界(科技与教育)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美术教学  美术教学  教师启发引导  教师启发引导  学生  学生 
描述:美术教师应从学生的基础出发,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采用呈现目标——探索途径——实现目标——反馈矫正这样以四步操作为单位的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学的引学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