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93)
报纸(78)
学位论文(5)
图书(3)
会议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25)
红色文化 (22)
地方文献 (21)
宗教集要 (6)
非遗保护 (3)
地方风物 (3)
才乡教育 (1)
按年份分组
2014(53)
2013(33)
2011(37)
2010(24)
2009(30)
2008(19)
2005(8)
2004(11)
2000(10)
1994(5)
按来源分组
新天地(1)
党政论坛(1)
芝麻开门:益智阅读(1)
北京文学(1)
缤纷(1)
发明与创新(1)
现代声像档案(1)
城市早报(1)
文史博览(1)
岁月(燕赵诗刊)(1)
纳兰词
作者:暂无 来源:青少年日记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纳兰词  纳兰容若  晏几道  细读  人生  柳永  流转  开花  唇齿  蛰伏 
描述:流转,芳香馥郁,所以人一开始命运就埋下伏笔,安静地蛰伏在人生里静候结果开花的
苏轼诗词中的咏月艺术
作者:邱红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中秋诗  中秋月  诗词  宋神宗  熙宁  人生  词作  王安石  密州 
描述:提起苏轼的中秋诗词,大家最易记起的是那首向来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作于丙辰(宋神宗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四十一岁,为密州(现在的山东诸城)太守。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苏轼自请外任,宋神宗熙宁四年
生命清供
作者:朱良志 陈洪绶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洪绶  周亮工  陈老莲  生命  作品  人生  高古  博物馆  生平  孔尚任 
描述:所谓大觉金灿,就是光辉灿烂的觉者。在周亮工看来,陈洪绶远不能以一个画家来看他,也不是一个干练的世海中人,他是大觉,他觉悟了别人所不能觉者,或所未觉者。
欧阳修闹绯闻
作者:陈雄  来源:可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醉翁亭记  张氏  王安石  望江南  可信度  减轻罪行  游戏  人生  开封 
描述:欧阳修一生很受伤。轰动一时的两次绯闻,将他置于极为尴尬的境地,推向人生的最低谷。第一次绯闻是欧阳修与"外甥女"的是是非非。这个"外甥女"不是他的亲
珍惜当前
作者:浦晓婷  来源:当代学生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蜘蛛  北宋时期  人生  弱势群体  故事  父母  高三  晏殊词  感悟  甘露 
描述:我无法感受到远在北宋时期晏殊所经历的无奈与痛苦,但是那一句不如怜取眼前人,足以引发出我颇多的感悟。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佛祖问蜘蛛: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蜘蛛回答:‘得不到’
别问那是为什么
作者:俞端端  来源:初中生优秀作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斧头  报酬  人生  丰收  财神  宰相  皇帝  担任  自己创造 
描述: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得更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已变成了橙黄,当一点点的寒意袭人肌肤,丰收的金秋时节如期而至。那么有谁能预知人生的丰收之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作者:陈玉谦  来源:民族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创作  人生  刘绍棠  长篇小说  齐齐哈尔市  作家  嫩江  红卫兵  五十周年  生命 
描述:人,一生下来就开始了生命的远航。人生,永远要漂泊,永远在旅途。所谓"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是也。我一次次地被命运捉弄着,命运一次次
晏几道与苏轼的梦词比较
作者:陈术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苏轼  梦词  小山词  中国古代文学  梦境  人生  精神家园  造梦  虚与实 
描述: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频频出现的意象。词人爱写梦,其中苏轼和晏几道写梦尤其多。260首小山词和三百多首苏词中,出现梦字的分别多达五十多首和近七十首。这二人为什么都这么爱写梦,他们的梦词又有何不同呢?一、造梦与喻梦——晏几道与苏轼梦词的主要差异晏几道在《<小山词>自序》中说道
论郭沫若《王安石的明妃曲》
作者:唐瑛  来源:长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郭沫若  王昭君  人生  诗歌  东西南北  春江  春风  评价  意谓 
描述:遗憾。我们知道,在王安石之前,吟咏王昭君其人其事的不乏其人,著名的如诗人杜甫的"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下魂"等等。而王安石的《明妃曲》,则从王昭君初
沧海一粟
作者:建新  来源:金色少年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黄州  北宋  游赏  赤壁  人生  表达  思考  反对  小米 
描述:海一 粟”来比喻非 常渺小。沧海一粟@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