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716)
报纸(369)
图书(79)
学位论文(64)
会议论文(2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00)
地方文献 (341)
地方风物 (41)
红色文化 (21)
才乡教育 (19)
宗教集要 (17)
非遗保护 (9)
文化溯源 (1)
按年份分组
2014(233)
2004(47)
2002(53)
2000(43)
1999(49)
1998(54)
1988(31)
1987(39)
1948(1)
1941(2)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8)
抚州师专学报(26)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5)
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6)
现代语文(4)
书品(4)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
茶话(1)
花雨(1)
同声月刊(1)
正确评价李清照的《论》
作者:何念龙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清照  学术界  北宋    正确评价  王安石  学观  创作成就  六十年代  五十年代 
描述:六十年代中,学术界对《论》的研究,往往缺乏辩证的观点,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近些年来,对李清照及其《论》的研究仍然缺乏持平之论.而正确评价李清照的《论》,不仅对于认识这篇文章本身,而且对于评价
李白的真伪及其成就
作者:何世华  来源: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白  《菩萨蛮》  《忆秦娥》  相思之情  音尘  乐游原  玄宗  调名  西风  胡应麟 
描述: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大诗人,诗风雄奇豪放,他的诗是古代诗坛的高峰。但他也偶而作词,今传《菩萨蛮》与《忆秦娥》各一首。关于李白作真伪问题,历史上就是一桩聚讼的公案。
与北宋党争
作者:汪小洋  来源: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党争  《念奴娇·赤壁怀古》  王安石变法  乌台诗案  抒情特征  苏武  政治生活  黄州时期  欧阳修 
描述:北宋党争是构成苏轼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其仕途沉浮的主要因素。苏轼最早的作是外放抗州时所写《浪淘沙》,党争最残酷的时期迎来了诗人作的高峰期,《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许多代表作诞生于这一时期
与乐之关系及其嬗变
作者:周学明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词曲音乐  李清照  音乐形象  豪放  王安石  北宋中叶  忧患意识  意象  审美意识  《东京梦华录》 
描述:与乐之关系及其嬗变周学明同和音乐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刘熙载指出的“,声学也”(《艺概·曲江》),很恰当地说明了这种关系。和音乐的关系,不能仅仅把看作一种“乐田”,是能够歌唱的。古代的诗歌
论晏几道的“梦”
作者:熊英 胡遂  来源: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内心世界 
描述:晏几道多写“梦”,这些“梦”中有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对相逢的期盼,有现实中如梦的恍惚、往事如梦”、“人生如梦”的感慨,还有梦后回到现实时的失落。这些内容在小晏中多有表现与其沉浮的身世及孤傲重情
论小山的艺术魅力
作者:王思文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小山  艺术魅力  晏几道  情感结构  《虞美人》  艺术真实  情感表现  黄庭坚  起伏变化  汲古阁本 
描述:爱,具有迷人的艺术魁力。而小山为什么如此迷人呢?如果在两者直观描述的基础上继续深究,就会发现,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小山情真、情美。
晁补之的闲居
作者:刘银光  来源:济宁师专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晁补之  陶渊明  新旧党争  随缘自适  文学史  《归去来兮辞》  王安石变法  田园生活  词人  抒情主人公 
描述:晁补之的闲居刘银光发生在北宋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是一次旨在改变宋王朝积贫积弱局面的地主阶级内部的改良运动。这次活动虽在某些方面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减轻了人民负担,在历史上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小晏、纳兰比较论
作者:邹自振  来源: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研究  晏几道  小山  纳兰性德  饮水 
描述:
的理趣
作者:张其煌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趣  生活哲理  人生哲理  苏轼  源于生活  蕴含  爱情观  春风  自然界  晏殊 
描述:的理趣
诗坛苑四君子
作者:王瑞兰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初二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君子  春江  陶渊明  王安石  王冕  郑燮  张九龄  新竹  浣溪沙 
描述:诗坛苑四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