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笔墨一二见精神:《答司马谏议》中的王安石形象
作者:周洁  来源:新语文学习:高中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答司马谏议  王安石  精神  形象  笔墨 
描述:《答司马谏议》虽非常简短。却体现了王安石对于事业的坚持、坚守和坚定。千年之后再读这封信,依然能窥见王安石的精神。德量汪然如千顷之陂
曾巩思想的理学特质
作者:范立舟 徐志刚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思想  理学特质  本体论  心理论  修养论  历史观 
描述:曾巩思想的理学特质
王益吾先生
作者:李详  来源:文艺杂志 年份:19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王益吾先生
挟管商之术 为天下理财:王安石经济思想略论
作者:刘晓林 刘昱  来源:湖南商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理财思想  理财思想  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 
描述:王安石是北宋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他力主变法改革,而其变法核心则是为天下理财。分析王安石理财的思想,不难发现其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本文从理财之义、理财之旨、理财之道和理财之要四个方面较为
诗与史思想意境的交融:王安石读史诗浅议
作者:瞿林东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安石  读史诗  读史诗  史学史研究  史学史研究 
描述:关于王安石的咏史诗,已有一些研究论文发表,但王安石的读史之诗,尚少有研究。其读史之诗,是通过阅读史书抒发自己对于重要史事或历史人物的见解,既彰显了诗的意境,也反映了史的思想,是诗与史思想意境交融
用事人不觉,山水融真情——王安石诗《湖阴先生壁》赏析
作者:赵洪玲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湖阴先生壁》  初中  语文  阅读欣赏 
描述: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因主持变法,先后两次被罢相,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自奉俭约,纵情山水,常访僧问禅,勤于读书著述。因而这一时期的作品在艺术精益求精,构思精巧,字句别致,意境清远自然,为世
浅谈王安石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宋代教育发展所起的作用
作者:金耀丽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教育  改革  学校 
描述:王安石不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堪称优秀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不仅对宋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在中国教育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许多方面
浅论王安石的法律思想表达:以其散文为研究对象
作者:黄定威  来源:群文天地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法律思想  散文 
描述:王安石的散文名垂千古,很多都渗透着他的政治见解和法律意识,体现了法学与文学的高度融合。文章拟从文学和法学相融合的角度,对这位大家的散文进行初步研究。首先对其创作、变法进行概述,提出其中的法律意识
尊经卑史―王安石的史学思想与北宋后期史学命运
作者:刘成国  来源: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尊经卑史  王安石  党争 
描述:尊经卑史―王安石的史学思想与北宋后期史学命运
辞情委婉 文笔犀利——读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
作者:胡永在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  司马光  委婉  宰相  门下  参知政事  抚州市  江西省  神宗 
描述: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中进士,其后曾在江浙一带做过多年的地方官。神宗时,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又任同中门下平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