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戏曲散出选本中的《牡丹亭》
-
作者:尹丽丽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出选本 散出选本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艺术 戏曲艺术
-
描述:明清戏曲散出选本中的《牡丹亭》对原本的关目、曲辞和科白均有改编。生旦的爱情故事被突出,杜丽娘的性格更加鲜明生动。选家对原本进行了通俗化、形象化的改编,使之更加适合舞台演出。
-
《牡丹亭》对明清女性心理影响初探
-
作者:彭敏哲 来源: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明清女性 明清女性 心理 心理 影响 影响
-
描述:《牡丹亭》的阅读给女性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和深度的阅读思考,也造成了她们心理、情感以及思想上的多重影响。本文拟从女性感伤心理、情爱心理、自我意识和自然人性四个方面初步探究《牡丹亭》对明清女性心理
-
《牡丹亭》“至情”思想对明清女性创作的影响
-
作者:王英达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至情”说 《牡丹亭》“至情”说 女性创作 女性创作
-
描述:明末清初,女性作家开始活跃于文坛,汤显祖《牡丹亭》的"至情"思想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女性的创作。柳如是诞生在明清之交,其出身于娼寮这一特殊的身份使她对《牡丹亭》有独特的了解与喜爱,其诗学思想受《牡丹亭
-
明清女性接受视野中的《牡丹亭》
-
作者:李伟 来源:商情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女性 明清女性 接受视野 接受视野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牡丹亭》在明清文坛引起极大轰动,并广为传阅。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形成了闺阁女性阅读的高潮的《牡丹亭》。在封建礼教高压和个性解放思潮涌动的变奏下,《牡丹亭》成为当时女性意识觉醒的一个象征。
-
试论明清传奇中的下场集唐诗
-
作者:赵艳喜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下场诗 集唐诗 《牡丹亭》 《长生殿》
-
描述:然而成功的集唐诗却能为剧本增色添彩,《牡丹亭》和《长生殿》就是其中的精华。
-
《牡丹亭》在明清时期闺阁女性中的传播
-
作者:张筱梅 来源:长江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女性阅读 女性阅读 闺阁读者 闺阁读者 传播 传播
-
描述:望.
-
明清倚奇 击起题答(上)
-
作者:曾庆全 朱承朴 来源: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奇作品 明清传奇 汤显祖 杂剧 南戏 琵琶 作者 诸宫调 王国维 十六世纪
-
描述:奇”是指明清两代的长篇戏剧剧本。近人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曾简要地作了说明:“传奇之名,实始于唐。唐裴铏所作《传奇》六卷,本小说家言,此传奇之第一义也。至宋则以诸宫调为传
-
明清《牡丹亭》曲律研究述论
-
作者:程华平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曲律 戏曲创作 昆山腔 研究者 万历年间 戏曲音乐 戏曲理论 批评家
-
描述:,这场论争经明、清两朝,余波及至近、现代。其经历时间之长、参加人数之多、批评气氛之激烈,在戏曲史上是
-
明清四大文学家评名剧《琵琶记》
-
作者:俞海宜 来源:吉安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琵琶记》 元代 正南戏 戏剧评论 王世贞 汤显祖 徐文长
-
描述:高则诚的《琵琶记》是我国元代著名正南戏之一,历来被称为“南戏之祖”,在我国戏剧史上占有很高明地位。这部诞生于六百多年前的剧作,问世后便风行海内,受到人们的高度赞誉,几百年来饮誉剧坛,传唱不衰。明清
-
明清时期江苏私家刻书初探
-
作者:韩建新 来源:江苏图书馆学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刻书家 江苏图书馆学报 丛书 宋本 私刻 藏书家 目录学研究 胡应麟 校勘
-
描述:苏常争价。”为何此期江苏私刻如此兴盛?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