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北宋王安石变法中“青苗法”的社会政治价值
-
作者:黄海宾 田 来源:学理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变法 青苗法 富国
-
描述:目的、失败原因展开简要分析,虽然变法失败,但变法中的“青苗法”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
出入醒梦之间:汤显祖的政治伦理进路
-
作者:陈永明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政治伦理 进仕 “临川四梦”
-
描述:从政世道。梦醒之后,出路竟在醒梦之间的虚妄禅机以及对自己曾经坚执之政治伦理与"情"的自我消解。
-
朱陆之争:宋儒经典解释取向的政治蕴涵
-
作者:任剑涛 来源:原道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经典解释 政治效应
-
描述:完全不同的人心秩序治理、社会政治走向或发展趋势:前者以其思想的解放性而具有瓦解政治规则的作用,后者以其观念的规范性而有利于维护人心-社会秩序。比较而言,朱熹的进路较陆王的进路更有利于维护人心-社会秩序。
-
苏轼兄弟在熙宁二年的政治作为及人生命运
-
作者:杨胜宽 来源:地方文化研究辑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苏辙 熙宁二年 王安石变法 富国强兵 财税政策 开源与节流
-
描述:弟在一年中的政论文献及仕途经历作了对比分析考察,发现他们的政治观点及所走过的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路径,具有很大差别,但最终都成为新法反对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受排挤打击的人生遭遇,亦惊人的相似。
-
真善相融的规讽性审美原则——中国古代政治讽刺诗的审美特色
-
作者:陈华 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政治 政治讽刺 讽刺诗 诗经 审美原则 王安石 我国古代 审美主体 相融 思想影响
-
描述:中的真与善的相融,既是审美主体审视审美客体的基本原则,也是调整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使审美客体更好地为审美主体服务的指导思想。真与善在政治讽刺诗创作中,一方面,表现为“情景合一”;另一方面,这种情
-
省会各界举行春节军民联欢大会,省委书记周礼和湖南军区政治委
-
作者:暂无 来源:新湖南报 年份:196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省会各界举行春节军民联欢大会,省委书记周礼和湖南军区政治委
-
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法律体系:政治法应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
作者:张文显 来源:法学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政治法 法律体系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权力 独立的法律部门 政治主体 政治关系 国家权力 政治行为
-
描述: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认真对待。因而,为了建立民主政治法律体系,以有效地保障、引导和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政治法是否应当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作出充分的论证。
-
染乎世情,系乎时序-宋代诗文革新与政治革新成败探因
-
作者:王瀚秋 来源:江西教育学院学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文革新运动 政治革新 宋代 庆历新政 社会条件 熙宁变法 时序 王安石 西昆体 文学创作
-
描述:“熙宁变法”等政治革新运动。诚然,这些政治革新在当时曾产生过一定的积极影
-
论汤显祖早期的政治倾向——以《紫箫记》、《紫钗记》为例
-
作者:朱仰东 来源:毕节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紫箫记》 《紫箫记》 《紫钗记》 《紫钗记》 政治寓意 政治寓意
-
描述:《紫箫记》与《紫钗记》系汤显祖早年作品,两部剧作的创作经历标志其政治思想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即:从政治批判力度看,由借史隐喻转变到直书批判;从问题的解决方式看,由以暴易暴代替了宗教求索;从理想政治
-
新视野下的中国中古政治史研究——《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述评
-
作者:张燕波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 中古政治史 历史研究 《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书评 黄永年
-
描述:新视野下的中国中古政治史研究——《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