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觏与佛教
-
作者:李承贵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佛教思想 佛教思想 排佛 排佛 容佛 容佛 启示 启示
-
描述:李觏佛教思想具有双重性 ,既有排佛的一面 ,也有容佛的一面。排佛主要表现在两个领域 ,一是以经济建设、财富积累和社会秩序为内容的物质领域 ,一是儒家礼治伦理领域 ;容佛主要表现在对佛教某些教义、佛教
-
佛教对艺术真实论的影响
-
作者:蒋述卓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印度佛教 缘起论 魏晋南北朝时期 艺术真实论 后汉书 真如 明清 佛经 现实社会 汤显祖
-
描述:与实、幻与奇的关系的问题上。而在对艺术真实以及艺术真实与艺术虚构关系的认识上,许多艺术家、评论家从观念到思维方式乃至表述方式均受到了佛教的启发与影响。
-
王安石遣媳拒妾(故事新编)
-
作者:王冰泉 来源:布谷鸟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安石遣媳拒妾(故事新编)
-
晏几道,拒见苏轼的狂妄词人
-
作者:王爱军 来源:环球人物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一席之地,而且获得了“宋词小令第一人”的美誉。
-
由"史"字论殷代的"史官"并非史官
-
作者:田标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 史官 殷代 《周礼》 司马迁 刘知几 班固 秦
-
描述:"史官"之名,自司马迁、班固开始使用,经刘知几对其从理论上进行规范,而后历代相沿。《周礼》中序官篇、宰夫篇、小史篇中"史"引郑司农注,皆谓史官掌书起草,
-
周礼全先生的学术思想及其贡献:纪念周先生90周年诞辰
-
作者:张晓君 张璐 来源: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全 哲学 自然语言逻辑 现代逻辑 逻辑史
-
描述:真理,倡导学术批评。周先生最重要的成果就是由他亲自执笔、主编,于1994年出版的《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这部力作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具有开创性意义,提出了一个包括意义、语境、隐涵和预设等为主体骨干的语言逻辑体系,描述了一种成功交际的理论和一个语言交际图式。
-
先秦儒家商业观探索
-
作者:王善禄 来源:淄博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三经注疏》 影印本 先秦儒家 《荀子集解》 中华书局 《孟子正义》 商业观 《史记》 《汉书》 《周礼》
-
描述:先秦儒家商业观探索王善禄在史学界,一个较为普遍的看法是儒家思想重农抑商。事实并非如此,笔者认为,至少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商业与农业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一、商同农一样,是人类全部生活需求中不可缺少
-
儒家法文化的道统旨归
-
作者:黄泽斌 来源: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法 儒家文化 陆九渊 道统 圣人之道 伦理本位 《中庸》 赞天地之化育 “德主刑辅” 文化特质
-
描述::“在传统中国,法律被认为是人们在社会中实现道德理想的工具。法律与道德相比不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而且人们应当首先受到的是道德规范的调整,也就是儒家在为治和司法中的道德原则。”“这可以称为中国的道德决定论。”
-
谈儒家伦理学说与周礼
-
作者:刘翠萍 来源: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伦理学说 仁爱理论 周礼
-
描述:通过对儒家的仁爱理论、孝亲思想、礼与仁的统一观、社会责任意识、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孔子对周礼的赞美性言论的剖析,发现儒家伦理学说正是对周礼“亲亲”“尊尊”原则的理论探讨与说明,其目的在于解释,说明和论证
-
论北宋儒家对实学的开创性研究
-
作者:石训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北宋儒者 王安石 开创性研究 注重实际 “实” 庆历新政 熙宁变法 李觏 学观点 欧阳修
-
描述:中国实学是深深地植根于培育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的一朵鲜花,她在百花争艳的学术领域中,以独有的魅力,享誉东方各国。时至今日的改革开放的中国,实学的基本观点,正在被社会各界所重视。为了弄清源流,需要认真研究宋代儒者对实学的开创性研究。北宋儒者面临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