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梅山传统文化的深层思索
-
作者:彭本智 来源:娄底师专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山文化 传统文化 “蛮” 梅山人 文化精神 抗洪抢险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传统精神 王安石变法 新化县
-
描述:对梅山传统文化的深层思索
-
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学教育理念
-
作者:郑海燕 来源:当代教育论坛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教育理念 传统文化 中国封建社会 中学 资本主义经济 中华民族 教育现象 《周礼》
-
描述: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民族.从现存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其中有大量关于教育和学习的文字.郭沫若先生《殷契粹编》释丁酉卜,其呼以多方小子小臣其教戒一句说:多方,多国也,据此可知当时殷多邻国,各邻国多派遣子弟游学于殷.可见,远在殷商,即有互派子弟学习的社会教育现象了.
-
传统文化中的“数字”
-
作者:丁存良 来源:作文世界(初中)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数字 马致远 著名 九流 《周礼》 《礼记》 《仪礼》 “三教” “三别”
-
描述:传统文化中的“数字”
-
“萧规曹随”的启示
-
作者:江建华 来源:中国人才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启示 曹参 “天” 律令制度 法规制度 王安石 封建统治者 萧何 稳定局面
-
描述:百姓对此作出的歌:“萧何为法,类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 纵观我国历史,封建社会的时间太长。封建统治者习惯于一朝“天子”一朝“天”,往往人事一变,一切跟着变。擂台式的政治风云变幻,严重地影响着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比如北宗神宗时的宰相王安石,为了“富国强兵”、改变宋王朝“积贫积弱”的状况,苦心经营十余年。但一到司马光接任宰相,改革被彻底废止,其成果也全部付诸东流。由此观之,“萧规曹随”这颇有见地的作法,在封建社会实属难得。就这点而论,曹参比司马光强。一般地说,大凡能稳定时局的法规制度,都是比较合理的;合理的,就应该坚持。倘曹参也象司马光,把萧何的一套推倒,再另搞一套。这不是不可以,但就怕难以保住汉朝当时的稳定局面。 然而,时下很有一部分“公仆”,这里既有行政长官,也有企、事业单位或部门的头头脑脑,对一朝“天子”一朝“天”很感兴趣;不少人仍习惯于昔?
-
“鬼怕恶人”的启示
-
作者:凌岚 来源:民主与科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启示 威慑力 苏轼 装饰 愚民 生活中 再拜 杂说 子曰 王相
-
描述:"鬼怕恶人"的启示凌岚近日翻看苏轼先生的《艾子杂说》,发现其中有这么一段有意思的记载,现抄录如下,以飨读者。"艾子行水,途见一庙,矮小而装饰甚严。前有一小沟,有人行至水,不可涉,顾庙中,而辄取大王相
-
论陈最良在《牡丹亭》中的结构功能
-
作者:姚昌炳 来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最良 陈最良 启蒙 启蒙 桥梁 桥梁 结构 结构 体悟 体悟
-
描述:陈最良在<牡丹亭>中虽然是一个小角色,却有着非常重要的结构功能.他是杜丽娘爱情的启蒙者,是柳梦梅接近杜丽娘的桥梁,是杜柳最终团圆的促成者,对推动剧情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
作者:文艳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变法 启示
-
描述:全部被废除。本文王安石性格、变法实质等方面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从而总结变法改革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启示。
-
青春版《牡丹亭》之时尚元素
-
作者:李继红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文化名人白先勇策划制作,苏州昆剧院演出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自2004年台北首演以来,五年间进高校、出国门,已连续演出170余场,平均每年演出约35场,每月演出2到3场.这种上演的频率,对于曲调缓慢
-
浅析“青春版”《牡丹亭》的现实意义
-
作者:李倩 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牡丹亭》 昆曲《牡丹亭》 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现实意义 现实意义
-
描述:赏水平和自身的艺术修养。
-
青春版《牡丹亭》的创作始末
-
作者:汪世瑜 来源:文化艺术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青春版《牡丹亭》以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为班底,由白先勇先生领衔创排,两岸四地专家共同打造而成.这些成员里,白先生长居美国,我家在浙江,还有分散在香港、台湾、南京等地的人员,我们走到一起,可说是个“凑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