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1018)
期刊文章(871)
图书(37)
学位论文(32)
会议论文(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887)
地方文献 (59)
红色文化 (8)
宗教集要 (5)
才乡教育 (3)
地方风物 (3)
按年份分组
2014(228)
2013(135)
2011(237)
2010(200)
2004(47)
2000(25)
1999(25)
1998(26)
1990(20)
1987(16)
按来源分组
文汇报(36)
香港商报(3)
经济日报(3)
黑龙江史志(2)
史学集刊(1)
中老年时报(1)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
中国农资周报(1)
桂海春秋(1)
思想与行为不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起点范畴:与徐远商榷
作者:李兴建 贾文慧  来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  起点范畴  思想  行为 
描述:比较而言,利益,而不是思想与行为,更适合于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起点范畴。
被告人韦开源、张达、何子瑞等销售假药案:销售假狂犬疫苗致
作者:暂无 来源:司法业务文选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被告人  出生  汉族  壮族  个体户  狂犬疫苗  有限公司  致人死亡  来宾  销售 
描述:月25日出生,汉族,个体医师。被告人蒙梦,男,1982年9月9日出生,壮族,来宾市九山红药业有限公司业务员。
“谁言曾点,吾得与之偕”―陆九渊“化民”思想刍议
作者:王芳 王曼  来源: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思想  化民 
描述:“谁言曾点,吾得与之偕”―陆九渊“化民”思想刍议
纽约欢迎刘绍唐萧乾席上 唐德刚与夏清杯酒言欢(转载)
作者:暂无 来源:传记文学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纽约欢迎刘绍唐萧乾席上 唐德刚与夏清杯酒言欢(转载)
《续汉书·百官》与汉晋间的官制撰述:以“郡太守”条的辨证
作者:徐冲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续汉书  百官  官簿  《周礼》  郡太守 
描述:这一撰述方式,继承和发展了东汉後期以来崇重《周礼》的官制撰述新动向,在汉晋间的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张达同志在四军第一届党代表大会上关於几项工作基本总结
作者:暂无 来源:工作通讯 年份:195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张达同志在四军第一届党代表大会上关於几项工作基本总结
山三妇论《牡丹亭》戏曲特色浅谈
作者:谢超  来源: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三妇  山三妇  《牡丹亭》  《牡丹亭》  戏曲特色  戏曲特色 
描述:山三妇在对《牡丹亭》的评点中,就《牡丹亭》中关目的设置、角色的演绎、舞台的安排、砌末的使用等戏曲特色的评价和讨论,反映出三妇评点《牡丹亭》的戏曲评论水平。
山三妇合评《牡丹亭》之文化考察
作者:张筱梅  来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山三妇  山三妇  合评  合评  《牡丹亭》  《牡丹亭》  唱和式评点  唱和式评点  理想婚姻  理想婚姻  传播意识  传播意识 
描述:实以及评语表现出的不同的性格特点都表明,这部评点是山与其妻子们共同完成的,有夫妻"唱和"式创作的特点。其二是明清时期文化人的理想婚姻以及文学对夫妻关系的表现。随着明清社会新思潮的发展,越来越多
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及其批语
作者:王永健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山三妇合评本《牡丹亭》及其批语
渊流——古文化新议
作者:刘侬  来源:江南论坛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化    渊流  河姆渡遗址  鱼文化  玉石文化  《周礼》  吴越  古玉器  殷商时期 
描述:离姬周国,流亡到长江下游的荆蛮之邦,随乡入俗,纹身断发以避季历.泰伯仲雍兄弟在荆蛮建邦立业,自号“句”国.民族和姓民族的传人们均信奉太伯为民族和宗族的始祖神,勾吴国所在的太湖流域由此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