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生活简朴的王安石
作者:李宣奇  来源:老人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日常生活  政治家  文学家  思想家  北宋  宰相  清廉  神宗  著名 
描述: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与文学家,神宗在位时曾当过宰相。他虽然身居高位,却从不弄权为私,一生为官清廉,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极为简朴,令人称赞,传为美谈。王安石虽居宰辅,位极人臣,但
略论王安石教胄思想
作者:方国兴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家  政治家  教育家  北宋  官学  思想家  略论  宋代  产生 
描述:王安石(1021-1086)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推行教育改革,发展官学,使宋代教育为之一振,为我国古代教育史写了光辉的篇章,对于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
李觏《周礼》学述论
作者:夏微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李觏  上海古籍出版社  述论  庆历新政  儒家经典  四库全书  思想家 
描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38页),故“东南士人,推以为冠”(《盱江外集》卷一《告词》,第336页)。诸经之中,李觏“尤长于《礼》”(《江西通志》卷一百三十《建昌府重修李泰伯先生墓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7册,第607页),而《周礼》最受其推重。其《周礼》学著述不仅包括《周礼致太平论》十卷,还包括《礼论》、《富国策》、《安民策》、《强兵策》、《平土书》、《常语》、《明堂定制图序》等带有政论性、学术性的文章。李觏经常在这些文章中援引《周礼》并加以诠释,以阐述自己的思想。《周礼》既是李觏学术思想的经典依据,也是其功利思想的理论源泉,可是学术界对李觏的研究多聚焦于他的功利思想,其《周礼》学迄今尚无专文进行论述,这无异于知标而不知本,治末而未理其源。有鉴于此,本文拟对李觏《周礼》学作一探讨,以期对李觏的学术有更加全...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价值
作者:老六月雪  来源:党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历史价值  唐宋八大家  青年时期  社会经济  政治家  改革家  思想家 
描述:大的改革家”,
十万家灯火 八百里湖山:读绍兴山水人文美联
作者:史明昭  来源: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绍兴市  山水  人文美  春秋时代  思想家  王安石  文学家  山阴 
描述:浙江绍兴市历史悠久,古称会稽、山阴,是春秋时代越国故地。这里山青水秀,风光秀美。正如北宋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咏唱的那样:"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长家山水园"。出自那里的诗文名篇,往往饱含一种特有的山水
官员苏颂
作者:林爱枝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以德治国  宋仁宗  翰林学士  地方官员  王安石变法  以德修身  尚书省  进士  为人处事  思想家 
描述:师,封魏国公。苏颂的母亲是杭州知州的女儿,习诗书,善文章。不论从哪个角度讲,他都处于十分优越的环境里,受过良好教育,按当时的规定,他可以"任子",即由任高官的父亲直
红双喜字的由来
作者:水丰 刘绍泉  来源:应用写作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欧阳修  政治家  文学家  思想家  听后  北宋  读后  员外  赶考 
描述:口对曰:"走马灯,灯
春风白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赏析
作者:陶文鹏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泊船瓜洲》  王安石  江南  赏析  七言绝句  政治家  思想家  文学家 
描述: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自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首七言绝句,是北宋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1021—1086)的名篇,是历来脍炙人口的佳作。
晚明文学革新中的“童心”说
作者:李婕  来源:长城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革新  童心说  王阳明  罗汝芳  本体  汤显祖  袁宏道  文学家  孟子  思想家 
描述:新思想所包含的学术底蕴。一、王阳明的"心性"说"童心"这一概念就词源学上看,虽也可溯于老子的"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更与孟子的"大人者,不失其
汉恩自浅胡自深 人生乐在相知心:读王安石《明妃曲二首》
作者:赵芳  来源:实践(思想理论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昭君  人生  毛延寿  昭君出塞  唐宋八大家  封建时代  文学家  政治家  思想家 
描述: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在这首诗中,作者抓取昭君辞别汉宫的一个场面,用"湿""垂""低回""顾影"等字眼,栩栩如生地刻画出王昭君的静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