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550)
报纸(1340)
图书(54)
学位论文(39)
会议论文(24)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782)
地方文献 (192)
才乡教育 (12)
红色文化 (7)
文化溯源 (4)
宗教集要 (4)
地方风物 (3)
非遗保护 (3)
按年份分组
2014(282)
2013(164)
2010(439)
2009(262)
2008(150)
2007(126)
2006(71)
2005(67)
2003(49)
2002(31)
按来源分组
重庆日报(3)
苏州杂志(3)
中国计算机报(3)
计算机世界(2)
科学新闻(2)
科技创新与品牌(1)
通信世界(A)(1)
数字通信世界(1)
电子商务世界(1)
通信市场(1)
《邯郸》与《红楼梦》
作者:徐扶明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邯郸  汤显祖  作品  贾宝玉  曹雪芹  传奇  黄粱梦  封建势力  封建政治 
描述: 有些人评论《红楼梦》,往往把这部小说与《邯郸》传奇作类比。比如,二知道人《红楼梦说》:“《邯郸》、《红楼梦》同是一片婆心,玉茗先生(按即汤显祖)为飞黄腾达者写照,雪芹先生为公子风流写照,其语
邯郸一未荒唐
作者:舒湮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茗堂四  邯郸  舞台  明万历  观众  科场舞弊  作品  原著精神  手法 
描述:垄断仕途;而至前的天子却晏然处深宫二十多年不理朝政,以致百事废坠,明眼人无不怀天下陆沉之忧。
柳得柳及其它
作者:墨遗萍  来源:陕西戏剧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武丁  劳动人民  傅说  孟子  山西  殷代  平陆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描述:(武丁)“傅得傅”的史载而来。傅,就是当时善于筑墙的劳动人民傅说(悦),武丁访于傅岩(今山西平陆境),得之。孟子谓“傅说(被)举于版筑之间”,他是一位很能干的贤臣,颇受赏识。
关于汤显祖“四”的评价问题
作者:赵山林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邯郸》  《南柯记》  《紫钗记》  文学评价  艺术构思  思想意蕴  语言风格 
描述:关于汤显祖“四”的评价问题
《汴京断》序
作者:漆侠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汴京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小说  熙宁  改革运动  积贫积弱  序文  愚智  宋代社会 
描述:革运动。
蒋士铨和他的《临川
作者:邵海清  来源: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蒋士铨  汤显祖  临川  乾隆  杂剧  传奇  江西  戏曲创作  牡丹亭  作者 
描述:之。十一岁随父遍游
《中国》——导演的话
作者:黄佐临  来源:戏剧报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表演艺术  座谈会  祖国  说明书  导演构思  汤显祖  经济独立  美国青年  惨淡经营  演出 
描述:娘明明,原是酷爱芭蕾的,后又被“光荣地选拔”去学戏曲。中美复交后侨居美国几十年的外公接她去深造,但到了“天堂”一切都不是象传说的那么如意,书不想读了,要求经济独立。外公给她买下一个餐馆、自己惨淡经营。周围不少人追求她,其中有个比较谈得来的美国青年
”字店名
作者:应名  来源:唯实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楼梦》  《临川四  《八十一  《邯郸记》  《南柯记》  汤显祖  夜总会  天目湖  青楼 
描述:于是,我就一路上不看风景看店名了。在南京,看到“巴黎”时装广场。在武进,看到“圆梦发廊”、“天舞厅”、“圆时装店”。在宜兴,看到“上海酒家”、“金阁酒楼”、“蓝酒家”、“思酒家
荒唐
作者:胡遐之  来源:老年人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  《红楼梦》  浮生若梦  汤显祖  曹雪芹  喜剧性  诗歌  现实生活  蝴蝶梦  吟哦 
描述:荒唐吟胡遐之我虽是个职业编辑,属于所谓杂家,却雅好文学,尤癖爱诗歌。但长期以来,并无名篇惊世,亦无专集刊行,所谓“衣袋诗人”,敝帚自珍而已。既云敝帚,自无精巧可言,仅或有点实用,即是用以扫除
“招魂”与“掌”之官
作者:暂无 来源: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招魂》  《屈原列传》    西北师范大学  《周礼》  王逸注  牵于俗而芜秽  第二人称代词  原国家  《经传释词》 
描述:“招魂”与“掌”之官《招魂》中还有一处疑难,同样是历来人言人殊,而迄今仍无定论者。这就是开头部分,特别是其中的“掌”一词。现将《招魂》的开头部分录之如下: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主此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