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论汉儒经注文献之价值:以《周礼·春官·典瑞》郑注一则为例
-
作者:郑子良 来源:文献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献资料 《周礼》 汉儒 先秦史研究 郑注 价值 经注 儒家经典
-
描述:先秦时期史料匮乏是束缚先秦史研究开展的重要因素。新出土文献资料增进并刷新了我们对古书的认识,同时也揭开了对《周礼》等儒家经籍重新认识的篇章。儒家经籍作为先秦史研究的重要史料,已成为研究者的共识
-
“材美工巧”:《周礼·冬官·考工记》的设计思想
-
作者:李砚祖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材美工巧 《周礼·冬官·考工记》 设计思想
-
描述:《周礼·冬官·考工记》是先秦时期重要的儒家经典《周礼》的一部分,记录百工之事、百工之法及百工之制。智者创物,循天时、守地气,求材美、树工巧,一器而工聚与察车之道的设计思想贯穿于《考工记》全文的始终。
-
《周礼》成书年代的成功探索:评彭林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
-
作者:赵世超 来源:历史研究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成书年代 周礼 主体思想 研究方法 古史研究 秦汉之际 时代特征 重要课题 阴阳五行 上古社会
-
描述:究的意义就尤为重要。如何以现代学人的眼光来审视以往的论战,在最新的文化积淀层位上提出新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是当今古史研究者的重要课题。彭林同志的新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在承继钱穆、顾颉
-
秋颂
-
作者:冯伟林 来源:老年人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大学生 教书育人 大学教师 临别赠言 普通话 研究生 新班主任 电话铃响 白菊花 牡丹亭
-
描述:秋颂冯伟林有人在敲门。那是去年秋的一个早晨。一个妇人间进来,哦,我的中学老师陈乐宁!“我是凌晨搭班车来的。知道你忙,就赶了个早。”陈老师精精瘦瘦,齐耳短发,穿一件白色花格衬衣,50多岁了,就象旷野
-
残秋
-
作者:丁少光 孟晓东 来源:写作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眼镜框架 人行道 自行车 老人 霓虹灯 道德 灯光 肇事者 相山 枯叶
-
描述:现在这个社会,物质相当丰富,那人们的道德是不是随之增强了呢?—题记夕阳西沉,暮色笼罩了一切。我迎着秋风走过一条又一条路,索然无味地寻找早已搬迁得不知影踪的车站,任凭零落的枯叶被
-
秋词
-
作者:孙武军 刘禹锡 来源:少年文艺(写作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梧桐 李商隐 郑思肖 欧阳修 湘夫人 九歌 串香 诗情 屈原 晏殊
-
描述:秋词
-
周礼在齐论—读惠士奇“礼说”
-
作者:杨向奎 来源:管子学刊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 管子 庶子 礼俗 卿大夫 左传 自由农民 孟子 中心思想 春秋
-
描述:礼在齐”,亦不为过。盖齐鲁实为宗周之两行,鲁有周礼重在礼,而有孔子、孟子以仁与礼为中心思想之儒家;齐有
-
礼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读《晚周礼的文质论》
-
作者:黄黎星 来源:出版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拓展 中华文化 博士 准确 称谓 时期 目光 文质 周礼 睿智
-
描述:"礼仪之邦",向来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 称谓;礼,是中华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梅珍生 博士的新著《晚周礼的文质论》,将睿智的目光 投注于晚周时期,从"文"与"质"这对基本范畴 入手,对晚周礼学思想
-
《周礼》中的“祝药劀杀之齐”与“祝当为注”
-
作者:张振平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五十二病方 周礼 祝由 伤寒论 宗教迷信 郑玄注 科学文明 外科疾患 医药 医方
-
描述:之三日三夜,其烟上著,以鸡羽扫取之,以注创,恶肉破骨则尽出。”唐·贾公彦《周礼
-
史密簋与西周乡遂制度——附论“周礼在齐”
-
作者:张懋鎔 来源:文物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乡遂制度 西周金文 周礼 齐国军事 西周晚期 遂人 铭文 可靠性 青铜器 军队
-
描述:二文,发现此铭关涉西周军制,有助于解决千百年来争论不休的西周乡遂制度,从而证实《周礼》的可靠性及其成书之早,其意义远在原估价之上.故再赘言几句,祈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