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士铨和他的十六种戏曲
-
作者:周妙中 来源: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乾隆年间 作者 种曲 乾隆皇帝 师专学报 十七年 汤显祖 统治阶级 剧作家
-
描述:(一)蒋士铨生活的时代乾隆年间,清朝统治阶级掌握全国政权已达百余年之久,中间又有精明强斡的康熙皇帝玄烨六十年的励精图治,政权已很巩固了,社会也很安定了,文化、经济达到有清一代最繁荣的时期。与社会上各个阶层文化生活密切相关的戏曲,自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的机会。乾隆皇帝弘历又是个享乐主义
-
明代哲学情性论的嬗变与主情论文学思潮
-
作者:蔡锺翔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明代哲学 主情论 文学理论 性善情恶 情感论 论文学 七子派 格调说 “情”
-
描述:情感观上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来。
-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樊美筠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中国古典美学 理想女性 汤显祖 中国古代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 女权主义 “情” 中国传统文化 “气”
-
描述:更重要、更伟大的事情,这就是治国、平天下,这些人永远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他们始终有一个远大的抱负,有坚强的信念,知其不可为而为,哪怕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哪怕“任重而道远”,哪怕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这一伟大的使命,
-
《聊斋志异》的爱情描写与文化背景
-
作者:张筱梅 来源:明清小说研究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志异》 爱情描写 蒲松龄 明末清初 儒家思想 汤显祖 女子 杜丽娘 妇女观念 文化背景
-
描述: 《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其中最具清新色彩的是爱情描写。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但无论中外古今,关于两性爱情的文学形态,都受到社会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制约。蒲松龄作为一个长期受儒家思想浸淫的知识分子,他的思维方式受控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他生活的时代,正值明末清初思想解放浪潮冲击
-
古代曲论中的“本色”论
-
作者:赵山林 来源:文艺理论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曲论 “本色论” 戏曲语言 何良俊 《西厢》 语言风格 李开先 审美特色 雅俗之间 汤显祖
-
描述:古代曲论中的“本色”论
-
放言何必非游戏——《西游记》诙谐情境论
-
作者:王海洋 何旺生 来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游记》 吴承恩 创作个性 诙谐幽默 《水浒传》 悟空 猪八戒 游戏 袁宏道 汤显祖
-
描述:,看似很不经意,却“每杂解颐之言”1,显示出随意中的轻松,无意中的愉悦,也使人感受到一种严肃的批判内容。第42回,孙悟空去请观音菩萨,观音与他玩笑,说是降妖虽可,但要悟空拔一根脑后的救命毫毛作“当头
-
中国文学史研究的新成果和局限——简评章、骆主编的《中国文学
-
作者:周锡山 来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中国文学史》 科举制度 佛教文化 文学史著 新成果 汤显祖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文学作品
-
描述:性地显得不足的局限,本书也未能避免。
-
一台彻头彻尾大杂烩——看维也纳1998国际音乐节上演的《牡
-
作者:常晖 来源:音乐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音乐节 维也纳国际 汤显祖 大杂烩 杜丽娘 电子音乐合成器 西洋歌剧 咏叹调 音乐剧
-
描述: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写于1598年的名曲《牡丹亭》(又名《还魂记》),记述了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与书生柳梦梅终结百年之好的传奇故事。这样一出柔肠寸断、感人肺腑的戏,理所当然为众人喜爱。明代戏曲家沈憬
-
曹雪芹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
作者:端木蕻良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曹雪芹 唯物主义 红楼梦 汤显祖 贾雨村 阴阳 根本思想 阶级斗争 唯心主义 封建社会
-
描述:文人,大肆吹嘘什么圣朝盛
-
从《西厢记》、《牡丹亭》看《桃花扇》中爱情主题的发展
-
作者:秦文兮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桃花扇 西厢记 牡丹亭 爱情主题 侯李爱情 爱情故事 兴亡之感 侯方域 孔尚任 汤显祖
-
描述:王实甫的《西厢记》和汤显祖的《牡丹亭》的主题是写爱情,这几乎是众所公认的。孔尚任的《桃花扇》也写爱情故事,而且这个故事贯串于全剧,但它的主题是不是写爱情呢?恐怕很难肯定的回答。作者在《试一出·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