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苏轼细节识人
作者:老生  来源:共产党员:上半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识人  待人接物  王安石 
描述:,企图将苏轼治罪。
《伤仲永》“贤于材人远矣”辨释
作者:周志锋 王兆钱  来源:语文建设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仲永》  辨释  王安石 
描述:王安石《伤仲永》最后一段是作者的评论: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
苏轼的一次失误
作者:暂无 来源:获奖作文选萃.小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咏菊》  王安石   
描述:王安石曾写过一首题为《咏菊》的诗,前两句是这样的:“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意思是昨夜的风吹落了菊花,好像满地是金子似的。
审丑年代的注意力经济
作者:王猛  来源:看世界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注意力经济  审丑  王安石  大丈夫 
描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大丈夫王安石的清高自许早已无人传诵,网上流传的广东云浮“XX门”基本也被人遗忘。但是“浮云”二字最近却突然离奇地引爆了整个网络,这一切都是拜“小月月”所赐。
梅·腊梅·腊前梅
作者:商世平  来源:老人世界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实生活  王安石  北方人  学生 
描述:漫天飘絮,遍地冰封的时节,自然会想起踏雪寻梅。梅,无人不知,但多熟视无睹。王安石说,古代北方人疑梅为杏:今人呢?一年春天.我指梅问学生:“这是什么花?”答:“桃花.”为什么好多人不识梅花呢?我怪画家
伶伦作律之真假辨析
作者:李傲雪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  伶伦  王安石 
描述:伶伦,传说中的音乐人物,亦称泠伦,相传为黄帝时代的乐官,是发明律吕据以制乐的始祖。
新五力模型
作者:暂无 来源:销售与市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模型  社会变迁  王安石  破译 
描述:“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千古绝唱.蕴含了历史演进和社会变迁的亘古规律。辞旧迎新之际,想画新桃,先熟旧符,若要知新.必先温故。我们从2005年乃至更早的营销脉象中,可以破译出什么密码
以谜射谜三则
作者:杨树礼  来源:新智慧:财富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吉甫  谜语  苏东坡 
描述:一天,王安石让好友王吉甫猜谜:“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王吉甫以谜破谜,吟道:“东海有条鱼,无头亦无尾,抽出脊梁骨,便是你的谜。”[第一段]
为官清廉的小故事
作者:李雨河  来源:党风与廉政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  清廉  王安石 
描述:正派的南范二公;王安石严以律已;凌冲两袖清风;郁林石的传人;
论齐辰翁评点荆公诗之理论意蕴
作者:汤江浩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刘辰翁  王安石    评点 
描述:刘辰翁评点荆公诗,为刘氏重要评点著作之一,因种种原因,较长时间以来一直为学界所冷落。本文依据蓬左文库本所存刘评,对其理论得失进行了较全面深入的总结,并对其理论产生之渊源、背景进行了纵横比较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