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理解、宽容与和平——我读《鬼妻》
作者:南天青锋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代文明  “理”  宗教意义  象征意义  隐私权  静下心  死亡线  汤显祖  干涉别人  妻子 
描述:国:小船,流水,丛林,木楼。远离现代文明的实在和朴素,一派原始的宁静与安祥。可惜,再安祥的远山也有暴力,再宁静的土地也有血腥。它来自人类本性中的恶,也来自人类“文明”中的“善”。在战场上死里逃生的丈夫不想又被疾病打倒,善良的和尚把奄奄一息的他抬到庙里,这时,妻子也临产倒在了田里,在难产的痛苦中哭喊着。同一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一对夫妻都在死亡线上挣
关于《游园惊梦》
作者:梨园子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惊梦》  《牡丹亭》  《惊梦》  汤显祖    三十年代  影片  设计与塑造  艺术特点  情感表达 
描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故事,就内容而言,与汤显祖本《游园惊梦》并不是一回事。影片之所以取名《游园惊梦》,无疑是作者的一种匠心。因为影片《游园惊梦》与汤显祖本《游园惊梦》不仅有着许多重要的关联与暗合之处
我教《闺塾》
作者:胡明道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创设情境  封建礼教  汤显祖  教学过程  三维目标  热爱生命  幽默风趣  生动性  夸张性 
描述:我教《闺塾》
略论李渔的戏剧美学观
作者:张培坤  来源: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渔  戏剧美学  王骥德  汤显祖  悲剧  略论  喜剧  戏剧艺术  融汇  戏剧理论 
描述:略论李渔的戏剧美学观
应注重粤剧的形式美
作者:姚柱林  来源:南国红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戏曲艺术  王国维  戏曲文学  粤剧  文学价值  元杂剧  美学特征  汤显祖  大众文化  文化定位 
描述:的戏曲文学,其中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四大家的作品堪称是人类文化瑰宝。明、清时期汤显祖的《牡丹亭》,孔尚任的《桃花扇》等戏曲剧本其文学价值也是十分高的。怎么能说我国戏曲艺术
生命之根的不倦歌者——读诗人马安信《满帘幽梦》感言
作者:吴野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四行诗体  爱情诗  追求真爱  李商隐  汤显祖  《孔雀东南飞》  显现出  中国文学  调动情感  放飞想象 
描述:生命之根的不倦歌者——读诗人马安信《满帘幽梦》感言
说《牡丹亭》“赏心乐事”
作者:黄海澄  来源:中国京剧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演出  昆曲  剧目  戏剧家  非物质遗产  舞台  《牡丹亭》  明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汤显祖 
描述:说《牡丹亭》“赏心乐事”
“四香律己”遐想
作者:陈家邦  来源:群众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明代文学  功名利禄  遂昌县  拒绝权  统治者  党员干部  体香  辞官  县令 
描述:“四香律己”遐想
以花木命名的名人书斋
作者:李盛仙  来源:中国花卉园艺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斋  清代民族  林则徐  书画家  寓意深刻  高洁之志  现代史学  汤显祖  李纲  红豆 
描述:古往今来,我国有不少文人墨客喜欢给自己的 居室或书斋题写雅名,其中许多以花木命名的,寓意深刻,颇有情趣。 宋代名相李纲常以桂花品格自勉,亲植桂花以明志并把他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桂斋”。后来,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李纲祠旁筑成书房也命之为“桂斋”。
“至情”的生死恋歌——论《牡丹亭》以“情”反“理”的审美意蕴
作者:王华杰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牡丹亭  至情  封建礼教  审美意蕴  生死  汤显祖  爱情  作品  本性 
描述:的爱情描写虽然也涉及到对门第观念的批判,但主要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