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雱与佛教的关系
-
作者:熊凯 来源:新余高专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雱 王安石 佛教 老子
-
描述:作为北宋荆公新学学派重要代表人物的王雱,受父亲王安石的影响,与佛教存在着较多的交涉。从王雱家学渊源、现存著述《老子注》、身后是非等三个层面,可了解王雱与佛教之因缘关系。
-
方仲永的落差谁之过?
-
作者:涂家富 黄因武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仲永》 后天教育 王安石 文章
-
描述:方仲永的落差谁之过?
-
春联撷零
-
作者:徐燕平 来源:海内与海外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联 中国 王安石 传统文化
-
描述:春联撷零
-
古诗词鉴赏四题
-
作者:朱庆和 来源:中学生读写(高中)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诗词鉴赏 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王安石
-
描述: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
-
方仲永的落差谁之过
-
作者:涂家富 刘辉 来源:语文教学之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伤仲永》 后天教育 王安石 文章
-
描述:《伤仲永》是宋代王安石所著的借事说理的文章,旨在以方仲永为例,阐述后天教育在人成长中的重要性。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后来“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矣”。方仲永所经历的变化,给人们留下了遗憾和沉重
-
从“经义式”到八股文形成的当代诠释
-
作者:刘虹 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经义式 朱元璋 八股文
-
描述:来的“传注经学”,科举考试的内容与形式亦从训诂章句的囹圄中解脱出来。从王安石对科举考试内容与评判标准的首次匡定到八股文的形成,标志着科举考试向着更规范、易于操作的轨迹发展,同时它也蕴含了历代有识之士
-
谜诗三组
-
作者:祁增年 来源:读写算(小学中高年级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诗 王安石 关云长 辞官
-
描述:一 北宋王安石是一位制谜能手.某暑天,他与王吉甫在室外乘凉.王安石随口念出一首谜诗:户部一侍郎,恰似关云长.上任石榴红,辞官金菊香.
-
荆公自比孟子考
-
作者:郭重阳 来源:才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王安石 态度
-
描述: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上以王安石《奉酬永叔见赠》他日倘能窥孟子,终身何敢望韩公为据,认为王安石将欧阳修比作韩愈,而自期为孟子,由此认为荆公犹以为非知己也,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本文从这两句诗入手
-
獐鹿不分
-
作者:许力 来源:杂文月刊(选刊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元泽 聪明 模糊语言
-
描述: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数岁时,客有以一獐一鹿同器以献,问元泽:何者是獐,何者是鹿?元泽实未识,良久对日: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数百年来这个故事一直作为聪明机智的典范在讲。我读到这个故事也很
-
爱国悯民深情在偏见岂能掩光辉
-
作者:涂淑华 来源:现代企业文化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明妃曲》 爱国悯民
-
描述:对同一首诗,不同的读者往往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这种现象人们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对某些人怀着偏见,包藏祸心,构陷诬蔑而提出的对一首诗的所谓见解,却是人们不能容忍的.文章由此谈了一些看法.